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官媒赞扬韩寒转身:他超越了左与右

www.creaders.net | 2011-12-27 13:30:33  网络 | 8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共官方媒体《环球时报》27日刊发北大教授评价韩寒的文章说,韩寒最新的博文说明,韩寒开始试图超出对现象的罗列而更深入地思考,,寻找“阐释中国”的新路径。这是超出“左”“右”框架的努力,也是寻求对现实真正有力回应的开始。

12月23日至26日三天时间里,韩寒在其博客上接连发出三篇博文,分别是《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引起中国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新的思考和讨论。

《环球时报》在26日发表社评肯定了韩寒“党组织庞大到一定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人民就是体制本身”的说法后,27日又刊发了题为《韩寒化蛹为蝶,超越“左”与“右”》的文章对韩寒大加赞赏。

中国青年作家韩寒经是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高中中途退学,畅销书作家,他现在是著名赛车手,中国访问量最高的博客主人。2010年,韩寒与奥巴马、比尔盖茨等一道,进入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全球影响力100人的候选名单。许多人把韩寒视为一个对社会重大问题发表看法的“公民”而高度重视,将他视为一个远远溢出知识分子原有的对于中国问题思考的新人物。

文章说,这三篇最新的博文可以视为这位年轻意见领袖对于中国问题系统思考的一部分。韩寒从之前“扮演众多社会问题抨击者的角色”,到今天阐述了自己对中国的重大问题,如“革命”“民主”“自由”的理解,是一个从直觉开始的批判之旅向着理性思考的升华。

如何认识中国?如何理解中国今天的状况和三十年来的发展?这既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内部 “左”“右”分歧的焦点,也是一直在知识分子中争讼不已的问题。但从今天看,中国30年来的发展显然超出了“现代性”的“左”“右”二元对立。中国并没有按照“左”“右”知识分子所预想的模式和构架发展。

往往“左”“右”的知识分子过度局限于自己的意识形态立场,对中国的新发展缺乏阐释力,也无力具体地回应中国所面对的挑战和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始终处于一种“阐释中国的焦虑”之中,失掉对现实的把握。“左”“右”的二元对立既限制了知识分子看世界和中国的角度,也限制了他们对现实的真正客观理性的思考能力。不少知识分子力图超越“左”“右”,从原有的固定的价值中超离,寻求更深入具体地把握中国。

因此,文章认为,韩寒的这个选择其实并不偶然,也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知识分子艰难而认真的思考链条中的一环。

文章认为,韩寒这几篇重要博文的意义,在于他开始试图超出对现象的罗列而更深入地思考,寻找“阐释中国”的新路径。这是超出“左”“右”框架的努力,也是寻求对现实真正有力回应的开始。这其实给了当下知识分子更多启示,我们都需要更多面对现实的中国,而不是拘泥于既定的框架和模式;我们都需要对于现实进行有力的阐释,而不是背弃现实去满足自己的一厢情愿。

文章最后说,韩寒已化蛹为蝶,一个年轻人敢于直面他所面对的现实,试图给予新的阐释,他有勇气超越自己,那我们应该如何回应?

   0


当前新闻共有8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2011年12月27日 16:41
关于中国的前途,最近有一篇文章http://www.jidujiao.com/ziliao/6836值得一看。
2011年12月27日 15:54
韩寒就是一个典型的小‘愤青’,从幼稚到成熟、从偏激到客观的必然过程,与当年咱们许多人在64前后相似。

我们看问题要客观,勤于思考。民主与共产主义其实同样都是美好的理想。不同的是,共产主义因忽略了人的自私本性而成了空想,而民主则因过于关注人的自私本性,造成政府及政客的短期选票行为,基础公共设施落后,人人为自身而牺牲他人利益(如美国利用它世界发钞行的地位拼命印美元掠夺它国,政府工会罢工,。。。)等等。可悲的是,选民的无知及短视永远需要靠反面教训才能矫往,而且还要白白浪费几代人的光阴。更令人痛苦的是,这种教训-矫往的循环往复又是永无止境的。

因此,中国今后全民法制观念及素质修养的提高,远比所谓民主重要的多得多。文革中,中国的民主化程度比当时任何国家可能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它给中国造成的灾难也是空前的,因光有民主而无法制。当今中国的许多问题,绝大多数是因大众法制观念及素质修养低所造成的。与之相反,新加坡的所谓不民主却给她带来了守法和清廉。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真应该好好学习新加坡的所谓非民主的强势政府经验。
2011年12月27日 15:53
韩寒在其最新一篇博客《谈革命》中认为,中国人对于革命、民主和自由并没有普通共识,因此也无法发生真正带来民主自由的革命,公共道德素质低下,最终仍会回到「恶人当道、好人挨刀」的社会。
2011年12月27日 15:38
华尔街日报:“中国模式”的四个系统优势
2011/12/06 07:46:56

(作者凯闻是世界银行集团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 亚太局局长,华盛顿国际金融研究所(IIF)新兴市场顾问委员会委员。本专栏旨在关注与新兴市场和中国最为相关的国际财经政策问题, 并在新兴市场日益强大的背景下对西方政治经济体系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发表评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几个星期前,在耶鲁大学杰克逊国际问题研究所,我有幸在研讨会上向大家介绍史蒂芬.罗奇先生,并在他发表对亚洲崛起的精彩演讲之前,与他作了一个对话访谈。作为中国问题专家,罗奇先生其实不用介绍。他曾是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学家和亚洲区主席,在亚洲生活和工作了几十年,多次提出了关于亚洲各国经济的很有见地的观点,是我一直尊重的人。

我们的观点在大多数问题上是相同的。例如,如果从一个长期的历史观点来看,亚洲的新兴经济体,尤其是印度和中国,只是“重新崛起”罢了。1820年,亚洲经济体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59%。这一比例在1900年下降到28%左右,在20世纪60年代初则降低到20%左右。在此之后,亚洲的经济比重逐渐回升,首先驱动的是日本,然后是亚洲四小龙,到现在是印度、中国和一些其他亚洲新兴国家。2000年,亚洲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0%,现在快到50
2011年12月27日 15:37
华尔街日报:“中国模式”的四个系统优势
2011/12/06 07:46:56

(作者凯闻是世界银行集团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 亚太局局长,华盛顿国际金融研究所(IIF)新兴市场顾问委员会委员。本专栏旨在关注与新兴市场和中国最为相关的国际财经政策问题, 并在新兴市场日益强大的背景下对西方政治经济体系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发表评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几个星期前,在耶鲁大学杰克逊国际问题研究所,我有幸在研讨会上向大家介绍史蒂芬
2011年12月27日 15:36
华尔街日报:“中国模式”的四个系统优势
2011/12/06 07:46:56

(作者凯闻是世界银行集团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 亚太局局长,华盛顿国际金融研究所(IIF)新兴市场顾问委员会委员。本专栏旨在关注与新兴市场和中国最为相关的国际财经政策问题, 并在新兴市场日益强大的背景下对西方政治经济体系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发表评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几个星期前,在耶鲁大学杰克逊国际问题研究所,我有幸在研讨会上向大家介绍史蒂芬
2011年12月27日 15:34
其实没那么深奥,韩寒就是一个典型的小‘愤青’,从幼稚到成熟、从偏激到客观的必然过程,与当年咱们许多人在64前后相似。

我们看问题要客观,勤于思考。民主与共产主义其实同样都是美好的理想。不同的是,共产主义因忽略了人的自私本性而成了空想,而民主则因过于关注人的自私本性,造成政府及政客的短期选票行为,基础公共设施落后,人人为自身而牺牲他人利益(如美国利用它世界发钞行的地位拼命印美元掠夺它国,政府工会罢工,。。。)等等。可悲的是,选民的无知及短视永远需要靠反面教训才能矫往,而且还要白白浪费几代人的光阴。更令人痛苦的是,这种教训-矫往的循环往复又是永无止境的。

因此,中国今后全民法制观念及素质修养的提高,远比所谓民主重要的多得多。文革中,中国的民主化程度比当时任何国家可能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它给中国造成的灾难也是空前的,因光有民主而无法制。当今中国的许多问题,绝大多数是因大众法制观念及素质修养低所造成的。与之相反,新加坡的所谓不民主却给她带来了守法和清廉。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真应该好好学习新加坡的所谓非民主的强势政府经验。
2011年12月27日 14:37
官方对持不同政见着已经由打压变成利益拉拢,韩寒的转身就是一例,但官方找个北大教授来宣传这件事非常失策,因为“北大教授”这个词代表了媚俗,奴性,势利,投机。这件事本身就说明,这名北大教授没有自己的见解,而是跟在韩寒这个年轻人后面人云亦云。北大,我为你哭泣
实用资讯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