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台湾“大选”的临近,美国接连出手“挺马”,对选情产生重要影响。一是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和能源部部长分别访台,创10年来访台最高级别官员纪录;再是美国重要智库、且与蔡英文关系良好的“传统基金会”公开发表报告,正面评价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忧心蔡当选不利两岸关系;三是维基解密披露,“美国在台协会会长”杨苏棣曾称宋楚瑜为“狡诈、没有原则的政治人物”;更有甚者,美国竟突然宣布台湾成为美国免签证计划的候选地区,让蔡英文和宋楚瑜心中五味杂陈,那么,美国真的准备“抛弃”蔡英文了吗?
美国不是没“抛弃”过台湾特定候选人,2004年连宋因“两颗子弹”落败,怒上街头抗争,结果美国劝说连宋撤走群众,专心诉诸法律,让陈水扁得以连任;2008年,美国痛批陈水扁当局“挑衅”,让马英九大比分获胜,政党“二次轮替”。作为蓝绿争相讨好的后台老板,美国固然不能保证候选人上台,但要是反对哪位候选人,他几乎没有胜选的可能。
事实上,对于美国而言,台湾候选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更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对台的要求大致有二:一是必须购买军火,二是遏制大陆崛起。现任的马英九,虽然一直高喊削减军费,但为了争取美国支持,还是在今年9月签订了高达58亿美元的军购订单,金额甚至超出了陈水扁时期,帮了深陷经济困境的奥巴马的大忙。同时,马持续表示维持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现状,坚定执行美国亚太战略,不但稳定,也使美国感觉更可控。与之相比,蔡英文不会更能代表美国的利益,至少现在不能。
蔡英文坚定的“台独”立场,使其在上述两个问题上绝对不输给马英九,但也正因为蔡的“台独”立场,带来了引发两岸冲突的可能,刚从伊拉克战争泥潭中抽身的美国,再也不愿此时被迫卷入与中国大陆的对抗。一旦这样,美国长期以来苦心孤诣保持两岸军力平衡、从两岸对立中谋取最大利益的时光就一去不返了。另外,从选情来看,蔡民调一直落后马七八个百分点,根据选举的一般规律,在野党如不能大幅领先,扳倒拥有庞大行政资源执政党的概率几乎为零。加上蔡英文9月访美期间,“十年政纲”和 “台湾共识”破功,对于没有执政经验可供参考、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胜选几率较小的蔡英文,美国缺乏支持的动因。
当然,长期以来,为达到控制台湾的目的,美国对执政、在野两党采取“两头下注”态度,谨慎保持双方的均衡,让其互相牵制。只要台湾一天没完成美国的战略布局,美国就一天不会打破这种平衡,对于蔡,美国并没有 “抛弃不抛弃”的问题,只会拍拍肩膀说:“下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