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概念得奖靠关系?《三重门》是韩父代笔?2008年后博文是枪手代写?
百度前高管抛“人造韩寒”三宗罪
韩寒:悬赏2000万找代笔证据
记者 冯潇颖
一石激起千层浪,麦田洋洋洒洒数千字的博客引爆了网友对于韩寒的各种猜想。
麦田:韩寒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麦田的《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把韩寒再次推到风口浪尖。整篇博文以“塑造”、“包装”、“表演”、“人造”等作为关键词细数了“人造”韩寒的种种证据。此文一发布,即刻在微博上引来无数网友的跟帖和评论。
为了增加可信度,麦田甚至罗列了2008年至2011年之间韩寒参赛的CRC(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和CTCC(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赛程时间表,并且与韩寒博客发表时间进行交叉比对,结果发现有13篇时间“重叠”的文章。其中最有力也是最让网友信服的证据是,韩寒在2009年6月11日下午3点发了《绿坝提醒你》这篇博客,而对照2009年中国拉力锦标赛(CRC)首站南京江宁站日程表,韩寒这个时候应该在CRC南京江宁站进入比赛准备状态。
韩寒:我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昨天凌晨4点,韩寒在个人博客上以《小破文章一篇》回应了麦田对自己的质疑。
在博客中,韩寒表示“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我对得起这八个字”,并调侃说“如果我能藏一个如此厉害的团队十年不被外界发现也不错”。为了表示自己的无辜,韩少甚至在博客里悬赏2000万宣召“韩寒写作团队”或“韩寒策划团队”成员。
回应麦田举例的赛程和博客时间上有重叠的质疑,韩寒澄清这些博文都是在外比赛百般无聊间用来打发时间的。“这位朋友还质疑我为什么第二天有比赛,当天晚上一点多还在写文章,我只能告诉这位朋友,你只证明了你不具备这个能力和精力。也许你抬手摁电梯都喘,但有些人就是跑一万米也轻松。”平时就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的韩寒昨天始终没有接听记者的电话,只是用犀利的嘲讽在博客上和麦田隔空打拳。
随后,韩寒爸爸韩仁均也在微博上回应了此事。他说,“韩寒的行文风格目前在中国找不出第二个,如果有,我愿认他作儿子。”并且以麦田的名字作为调侃称“田里长的是麦是草,老农一看便知”。
路金波表示:韩爸爸就是个普通退休老头
昨天下午,记者拨通了韩寒好友路金波的电话,这位被麦田称为“韩寒经纪人”的书商用哭笑不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和韩寒通了个电话,他觉得又无奈又生气,而我自己的感受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哭笑不得。”他直言自己2005年认识韩寒的时候,韩少已经小有成就,他打趣道“我就是来掠夺胜利果实的”。
路金波和韩寒父子都很熟悉,他形容韩寒爸爸就是一个普通退休老头儿,韩寒的工作他根本不插手,平时在家也就是帮着带个孩子、收个快递、打理一下淘宝小店。
截至昨天记者发稿时,麦田的这篇博文已有22万网友浏览,力挺和反对都各成一派。网友春暖花开的观点说出了很多网友的心里话,“麦田的博文有理有据,如果韩寒背后真的是有枪手,那韩粉们真的要彻底失望了。”
中国网1月17日讯(“微观中国”报道)近日,知名IT评论家麦田称80后知名作家韩寒为“团队打造”,而韩寒则在博客中发表“凡有人例举出任何亲友属‘韩寒写作团队’或‘韩寒策划团队’就此封笔并赠送所有已出版图书版权”的声明,引起文学界一片哗然。
昨日晚,麦田在腾讯微博针对网友关于此事发起的投票结果发表评论,并进一步提供“韩寒造假”有力证据。麦田在自己腾讯微博称:“腾讯微博做了韩寒专题,点进去发现,出乎我的意料,认为‘很有可能’是‘人造韩寒’的有14%。点进去之前,我以为最多也就5%。。。新浪那边也做了,支持“人造韩寒”一方的有7%,也出乎我的意料。”
随后,针对“谣言终结者”对他之前提供的“韩寒赛车和博客时间比对”数据的质疑,麦田也做出了解释,称“赛车比赛赛程表会临时变动,即年初公布的赛程在年中改期等等。我在发《人造韩寒》时,百密一疏,疏忽了这种变化,造成数据不太准确”,并提供了勘误表,同时也对知名电信专家项立刚在微博中称“韩寒并非代笔”的说法进行反问。
针对麦田的“再次出击”,很多腾讯微博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相当数量的网友力挺韩寒,认为麦田此举是为了搏出位。
今日上午,当红女星范冰冰更是在其工作室腾讯官方微博称:“看到【韩寒悬赏2000万征集代笔证据】的新闻,我愿加磅二千万,共襄盛举!”。腾讯微博网友“新潮鲁迅”直言麦田“你是真火了,辉煌跟度娘有一拼”;但也有部分网友支持麦田,网友“刘红燕”就认为麦田的求真精神值得尊敬。但或许网友“张小迅”的观点更值得思考,他说“无论韩寒是否人造不重要,韩寒是谁也不重要,关键是他已成为了一个标符,读过《三重门》的人,谁真正能忘记那段青涩且迷茫的年代。”
@欧阳梦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闲人。麦田既号称用证据说话,我今天也索性就针对他文章里最重要的那条证据——“韩寒赛车和博客时间比对表”,搜了一圈。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这张表处处错漏,甚至篡改和捏造了韩寒的写作和赛车时间……
@麦田:因赛程表会临时变动,即年初公布的赛程后来改期等等。我在发《人造韩寒》时,百密一疏,未核实这种变化,造成数据不太准确,原文“13篇”应为“9篇”,但不影响原文内容。
@欧阳梦粥:【第二弹】昨天发篇帖子,谈麦田的数据涉嫌造假;后来麦田回应说是“百密一疏”。于是我就想啦,是真的“百密一疏”么?貌似严谨的“时间比对表”是“百密一疏”,那另外一张表会不会也“疏”呢?脑子一轴,我就开始帮麦田先生核对了。结果……咳,数据是一袭华美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
在韩寒宣布悬赏两千万找能证明他背后有团队的人以证清白后,范冰冰也赶来凑热闹,将悬赏奖金追加到了四千万。昨日,微博上一项关于此事件的投票中,80%的网友点击了“力挺韩寒,光明磊落”的选项。
麦田称将继续PK韩寒
在宣布韩寒背后有写手团队后,质疑者麦田本来在文章结尾宣布不会再就此事出来讲话,但是记者发现,他于前日开了微博,并针对网友欧阳梦粥质疑他在文章中所列出的韩寒写作和赛车时间对比表中有大量错误一事做出回应。麦田说,“因赛程表会临时变动,即年初公布的赛程后来改期等等。我在发《人造韩寒》时,百密一疏,未核实这种变化,造成数据不太准确,原文‘13篇’应为‘9篇’,但不影响原文内容。”
麦田之后还发微博说,由于自己太厚道了,只是叙述材料,没有做出总结。“结果我的厚道,还换来一堆骂。所以我也别太委屈自己了,《三重疑》今天出来,直接pk。”结尾这句话似乎表示他即将针对此事有新的文章写出。
多位名人表态
路金波对麦田将13篇修订为9篇的微博发表看法,称即使是9篇,韩寒依然有合理的写作时间。他还说,“路哥评论:如果麦田君是有骨气的日本人,现在怕是该切腹了,要是懂法制的美国人,该出来道歉了……”
不少名人也加入这场事件中,范冰冰宣布她愿意追加两千万,一同悬赏。“这钱一定是使不出去的,但一定不能因这说我是不仗义的!”
高晓松则在微博上调侃说自己有写作团队,“替我写歌500块每字,写微博5块一字。”他还说韩寒这个年轻人敏感,聪明,有特异功能。
网友建议韩寒爸爸出面领范冰冰悬赏
在微博上,有了一项关于此事件中支持何方的调查,结果在近5万人的投票中,有80%的人力挺韩寒,只有7%的人认为麦田分析有理,其余人表示说不清。知名微博不加V投给了麦田,但她的理由是“我支持弱势群体,当一个投票严重倾斜时,我必须投给宋楚瑜啊……”
网络上有一部分无条件支持韩寒,也有人为麦田叫屈,网友“段飞猪”说,“很奇怪的是,那些攻击麦田的,你们又怎么确定麦田说的都是不靠谱的谎言的呢?你们又怎么确定韩寒所言又都是真实的呢?你们跟韩寒很熟,或者韩寒写文章时你们都在旁边看着了?”
而网络上最有趣的一条评论来自网友“cbb是zjuter”,他建议韩寒爸爸站出来说帮助韩寒写了文章,“那不仅没有损失,还能骗范爷两千万。”
如果不是一篇与韩寒相关的博文,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去搜索一个叫麦田的IT评论家。不好意思,打漏字儿了,应该是“知名IT评论家”。1月15日,这位知名IT评论家发表一篇博文《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直指韩寒的成名完全是“人造”包装炒作而成,博文也是由别人代笔的。一石激起千层浪,“人造韩寒”很快就成为大家争相讨论的话题,被不少人引以为宝。比如,央视特约评论员王志安很兴奋地在微博上转发给方舟子,请他关注,还以惋惜地口吻说,“这事方舟子大意了,让麦田抢了先手。”方舟子回答是:“我对韩寒一点兴趣都没有,除非他也来欺负我家人。”
看来,这次麦田真的伤了韩寒的心,导致从来不回应此类质疑的他在16日发表博文《小破文章一篇》。在博文中韩寒表示自己没有包装团队,路金波也不是其经纪人,路金波只是偶尔会帮忙接洽的好朋友。韩寒还声称:“如果任何人可以证明自己为我代笔写文章,哪怕只代笔过一行字,任何媒体曾经收到过属于“韩寒团队”或者来自本人的新闻稿要求刊登宣传,均奖励人民币两千万元。”韩寒自觉“出道十多年,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在韩寒博文发表之后,我专门到网上搜索麦田的大作。读完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韩寒上当了。我赞成,一个像韩寒这样的公众人物应该有勇气来面对读者的质疑,但是,如果这种全靠“猜测”、“估计”堆彻出来,而且还错漏百出的东西也需要一一回应,那这个世界上稍有点名气的人都得累死。比如,这些年来,我参加过无数次网络论战。在这这些论战中,一会儿他们信誓旦旦地称我为“带路党”,好像我已经把地图和美国国旗绘制好,就等美军打上门来;一会儿,他们又有板有眼地称我为“五毛”,好像每一个月都会有一个神秘组织往我的账户上打钱。这些指责都煞有其事,让旁人看起来就跟真的一样——唯一的缺陷是,没有证据支持。或者,证据是错误的。我们称之为:阴谋论。没错,就是《货币战争》那种。
比如,麦田把韩寒与参加赛车比赛时间重合的13篇博文做成表格,认为韩寒“不可能一边进行着非常专业的赛车比赛,一边还好整以暇的写时政博客。”证据呢?没有。总之,你就是不可能一边赛车一边写博文。事实上,一个专业作家在两个小时之类完成一篇文章,这不是什么难事。就像韩寒讽喻的那样,“也许你抬手摁电梯都喘,但有些人就是跑一万米也轻松。”顺便说一下,麦田甚至在这可怜证据中也作假。网友“铁肩侠”指出,麦田甚至篡改和捏造了韩寒的写作和赛车时间,至少四处。
比如,韩寒成名于1999年萌芽出版社组织的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在比赛中,韩寒以复赛作文《杯中窥人》获得一等奖。麦田质疑韩寒是靠“拼爹”获奖。证据是韩寒父亲韩仁均与给韩寒出题的李其纲是大学同学。其实,韩仁均是以自考的方式获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文凭,本人并未进入该大学读书,而李其纲是通过高考进入该大学的。他们怎么能算是同学呢?
比如,麦田认为,韩寒博客文章从2008年开始,不但突然大量写作时政内容,而是在写作风格上也发生了突变,“在2008年之前,韩寒也写过时政内容,并且有固定模式:往往是先摘一篇新闻,然后附上百字左右的评论了事;而2008年之后韩寒的博客时政文章,几乎都是“大部头”长篇大论,且不乏精彩篇章。”这就更是典型的阴谋论了。写过文章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写作内容和写作风格总在变化之中。比如,十年前我是一名打工作者,五年前我是一名时评写手,两年前我是一名历史散文作者,今年,我又操作起了时评……因此,要有多低的智商,才能相信,一个作家写作的内容和质量能够保持一百年不变?麦田是“IT评论家”,现在成为了“韩寒评论家”,你背后也站着一个操刀团队吗?
麦田在博文的后面有这样一个附录,说明了自己写作的原因,是因为他曾经质疑过“韩三篇”以商业炒作为目的,并且认为此举侮辱了哈维尔。加上路金波和韩仁均辱骂嘲讽他,以及“媒体和知识界抓不住重点(韩寒之伪)”,所以亲自上阵。说实话,我对“韩三篇”的观点也不认同,还曾经写过两篇文章批评过。但是,不同意对方的观点,就必须要用“阴谋论”去攻击对方吗?
说到阴谋论,以前阴谋论主要在欧洲国家最为流行,比如说爱滋病是生化武器、登月是骗局、911事件是布什政府自导自演之类奇谈怪论。近几年,随着《货币战争》的问世,阴谋论也在中国出现,而且受众不少。阴谋论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利用普通老百姓的知识缺陷,将一些带有明显漏洞的证据七拼八凑进行主观性很强的解释,最后得出一个危言耸听的结论。“人造韩寒”不过是阴谋论盛开之花。跟一个阴谋论认真?那你韩寒就真的输了。没准麦田要的就是这效果——当然,我这一句话也是阴谋论了。
韩寒,一向低调,很久没有卷入这么热闹的战局了。扬名十年,获誉无数的韩寒,这次竟然被指“人造”。IT从业者麦田,近来写了篇名为《人造韩寒:一场关于“公民的闹剧”》的博文。真是下了功夫搜集,从十年前韩寒成名之初说起,貌似用数据说话,辅以逻辑推理,大意是说,韩寒今日的功成名就,皆因父亲韩仁均、出版人路金波代笔包装“人造”的结果。(1月17日《京华时报》)
麦田还质疑韩寒参加新概念大赛获得大奖的《杯中窥人》,是其“拼爹”的结果——“给韩寒出题的李其纲,是韩仁均的大学同学。”而且很有些想当然地觉得一个17岁少年可能连英语都不顺溜,不可能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甚至文中还用到拉丁文。我真不知道,这怎么能算严密的逻辑推理呢?最多算是“有罪推定”的“中国逻辑”吧?
就像韩寒难以自证自己没有找人捉刀代笔一样,这种并非以严谨的事实为基础的“推论”,完全是空对空的选择性论证。而且,新概念主办方《萌芽》也已否认麦田质疑韩寒获奖“拼爹”的说法,称韩寒父亲与出题者不认识,不存在作弊可能。这次韩寒是真急了,连夜发文回应,并愿意悬赏两千万元寻找“代笔人”。范冰冰也来助威,加码两千万,力挺韩寒。
微博上,八成人相信韩寒,也有人认为麦田是“绑架”韩寒,炒作上位。其实,这或许也有点诛心的味道,毕竟,在没有更多信息之前,一切凭空的揣测都是非理性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闲人。
本来这么多年,质疑韩寒背后有策划包装团队,有代笔捉刀高人的声音一直不绝。这次麦田的质疑能掀起如此大波,还是赶巧了。因为不久前,韩寒发了三篇谈论一些宏观而抽象命题的博文,影响之大,几乎所有同题文章都难以匹敌。可正是这“韩三篇”引来了极大争议。“可惜韩寒不读书”的惋惜声,不绝于耳。
学者刘瑜不禁感慨:“从我个人观察来看,中国也好,西方也好,多读几本书往往使很多人变得傲慢无礼,但读更多的书往往使人变得更谦逊。不是不想斩钉截铁,是不敢。”不少知识界文化界精英这次对韩寒表示了遗憾和失望。可是,你会发现很多跟着起哄的人,甚至十年来根本对韩寒没有多少了解,只是见吵得热闹才临时加入附和。
而韩寒其实一直没变,他一直竭力保持独立清醒,不想被任何一方拉来当枪使。就如他一篇文章题目一样——《需要真相还是需要符合需要的真相》。他崇尚温和、妥协。协商和宽容,希望尊重每个人的生活,而他发现很多知识分子却往往不尊重他们所看不惯的生活。认同你的观点时,拉你入伙,捧你上天,否则,就极端地把你推往对立面。这么看,某种意义上,那个获誉无数的公民韩寒,还真可能是一个被社会被大众特别是被学界知识界文化界各种精英幻化出来的一个精神偶像,从这个层面讲,麦田说的人造韩寒,是成立的——一个只会不断重申包裹着常识的各种俏皮段子的竖子,在一个世无英雄的时代,骤然成名。这是一种时代的悲哀。而韩寒,之所以是韩寒,就在于成长的韩寒,坚信“总需要有人对我们的生活露出一脸坏笑”,坚持做“讲真话的既得利益者”。
到底是谁需要这个“人造”的韩寒?这个问题想清楚了,那么我们就会认同下面这句话“韩寒不缺乏崇拜者,他只是需要同路人。”(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5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6 | 南京重磅宣布:全面取消! |
7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8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9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10 | 惊曝:泽连斯基要退出 川普:他会有大麻烦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