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月12日主持召开重庆市委常委会,罕见指出要以“更大勇气推动改革,促进重庆科学发展”之后,2月24日,薄熙来再次主持召开重庆市委常委会,指出要以中共总书记胡锦涛“314总体部署”为总纲,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促进共同富裕,推动重庆科学发展。
“王立军事件”之后的2月13日的《重庆日报》以《深化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为题,在头版头条报道薄熙来主持召开的重庆市委常委会议,被认为薄熙来有“转向”之意。当时,有分析人士指出,薄熙来在这个极度敏感的时候主持召开重庆常委会,如此一反常态高调的提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这说明“王立军事件”的影响已然波及薄熙来,其政治命运不容乐观。甚至有观点认为,不排除薄熙来在中共十八大前调任全国人大或政协,挂名副职的可能。
而所谓“314总体部署”,是2007年3月份两会期间,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参加重庆代表团讨论的时候提出的,包括三大定位、一大目标和四大任务,即把重庆建设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并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整改造老工业基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据2月25日重庆卫视《重庆新闻联播》播出的内容,在24日召开的的重庆市委常委会上,薄熙来听取关于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的情况汇报,研究下一步重点工作,会议指出要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立足市情,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促进共同富裕,推动重庆科学发展。
会议认为,“314总体部署”为重庆发展导航、定向,提升了重庆的战略地位,指明了重庆的发展方向。随后国务院为重庆量身定制的3号文件又为重庆科学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5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重庆市情,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努力探索民生导向,共赴发展的路子。
薄熙来说,“314总体部署”是重庆发展的总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年来,在中央支持和前几任的基础上,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齐心协力,全市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埋头苦干,取得了新的进步,概括起来有四个特点:一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创新,比如公租房建设、户籍制度改革、发展微型企业,交巡警合一等,取得了明显效果;二是紧扣民生促发展,市财政50%以上用于民生,还提出民生10条和共富12条,全力落实、逐条到位,市民生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三是综合环境明显提升,三年种了30年的树,自然环境更优美,建设平安重庆,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环境更安定,开建机场第三跑道,开通渝新欧铁路,主城基本不塞车,交通环境更顺畅,通过唱读讲传,提振精气神,人文环境更美好;四是区县大发展,38个区县就像38只小老虎,充满精气神,你追我赶,奋勇争先,14个国际级贫困县已有很大改观。
薄熙来说,经过5年努力,重庆做大了经济总量,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根本一条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改革开放,不仅在改革方面有创意、有突破,对外开放也有重大进步。同时强调,这些年,全市围绕“314总体部”取得了具体成效,关键在于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下一步还要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促进共同富裕,努力推动科学发展,不辜负中央的重托和人民的期待。
由2月2日重庆官方宣布王立军去职公安局长开始,到2月6日王立军在美国驻成都领事馆滞留一晚,再到重庆市官方宣布了王立军“休假式治疗”以及中共外交部称是“孤立事件”顺利解决……这一场在现实中上演的“好莱坞式”大片,目前仍呈现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作为主政重庆的薄熙来也为外界普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