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猝逝的方励之,因上世纪八十年代积极推动中国的民主运动,以及六四期间躲入美国驻华大使馆而被外界认识,但他的学术研究早在六十年代已十分出色。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的他,先后发表十多篇论文,对类星体、脉冲星、黑洞等天体现象。方流亡美国后,在 2010年,他因为宇宙学和早期宇宙的物理学研究成果,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知识分子良知用作抗极权
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的方励之,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及后调到中国科技大学。方是相对论天体物理及宇宙学的研究学者,并有着一系列重大新发现: 1963年发现类星体、 1965年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1967年发现脉冲星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世界各国很多物理学家都转向天体物理学,方励之亦对这方面研究,他更在中国科技大学组织天体物理研究小组; 1972年他发表首篇天体物理学论文「关于标量──张量理论中含物质及黑体辐射的宇宙解」; 1975年他在学术会议上报告他的小组研究成果,包括从观测角度提出黑洞存在的可能,并计算由不同物态方程得出的黑洞临界质量。
爱因斯坦的某些宇宙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相矛盾,方励之的研究被中共的刊物批评是「为宗教服务」、「搞伪科学」。他于 1972年起亦就此进行研究,并进行反驳,不但说明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更表明知识份子的良知是动摇极权社会基础的最有效力量,有关着作则在 1980年编成《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出版。
1990年方励之流亡美国,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物理系任教授,仍然研究天体物理学与宇宙学,每年均发表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