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媒体昨首度评论知名异见人士方励之的逝世,《人民日报》属下的《环球时报》发表社评称,方励之这些年「销声匿」,对「八九十年代之交移居美国的政治对抗者」有一定代表性,显示「跳到法律之外从事对抗活动,都不会有前途」。有时事评论员认为,这篇社评语气虽然较过往批判民运温和得多,但本质仍是诋譭民运人士,而且掩饰了当局对异见人士回国所设下的种种限制。
社评题为《顺历史而行,个人力量才能激活》,称方励之「曾是中国有名望的科学家,后来因从事政治对抗,受到美国驻华使馆的庇护」。而在方前后去美国的「政治对抗者」后来都「一事无成,渐被中国社会遗忘」。
文章认为,中国已强大起来,美国等国家影响中国的能力总体在下降,「挟洋自重」将愈来愈不被中国主流社会接受,所以流亡政治人士和在国内受到西方支持的「异见人士」都让人有「脱离草根和主流的感觉」。
文章又以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为例,称他受西方庇护最多,西方力量希望靠他能够「增加与中国博弈的槓桿」,「但达赖又何尝不是悲剧人物。他受西方支持了几十年,落了个表面风光,其实他的『事业』愈来愈无希望」。
「逝者已矣,愿活的人更有理性」。文章最后建议,人们应与国家的改革做建设性互动,在中国法律框架内推动民主建设,「跳到法律之外从事对抗活动,都不会有前途」。「顺其势,个人力量才能激活。逆其行,个人的才干和生命只能空耗,最终被这个时代淹没」。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对本报说,这篇社评语气虽然比当年批判民运温和得多,但本质仍是对民运人士的中伤诋譭。他表示,外界虽对个别民运人士有微词,但老百姓需分清民运圈子的负面因素和正面的推动能量,「北京正是对这种能量有先天的恐惧感,才要打压民运人士」。
他又指出,北京对民运人士并无清晰的政策,能否回国或「客死他乡」,完全视乎当事人态度和与之谈话的结果,还会提出种种限制,如不准发表言论、不令政府难堪等,另一异见人士王若望正因不能接受这些条件而宁愿客死异乡,《环球时报》社评的说法是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