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轰动一时的刘志军案现已告一段落,铁老大被开除党籍,待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时予以追认。这一处分决定,得到民众一片叫好声的同时,也再次揭开了中国当前反腐败的伤疤。中共官媒就此发文,意图用“适度腐败”的理论来缕清中国久治难愈的反腐败顽疾,反倒招来一片怒骂和拍砖。
中共官媒《环球时报》29日发表社评——《反腐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攻坚战》,此文可以看做是中共官方试图从刘志军腐败案中吸取的教训。不过,从行文和措辞中,亦不难看出“给自己找台阶下”、“无可奈何”的目的。如“中国显然处于腐败的高发期,彻底根治腐败的条件目前不具备”,虽然承认了中国腐败的现实性,但却因“条件目前不具备”不能开始大刀阔斧的反腐败。再者说,亚洲有很多冠名为“民主”的国家,如印尼、菲律宾、印度等,腐败都比中国严重得多。这也是一种巧妙的“自我保全”之策——通过对比来规避问题的严重。
文章同时强调,中国腐败官员“抓不完”的感觉跟中国“为人民服务”的官方政治道德在全社会深入人心有关,“中国是全球化很深入的国家,发达国家廉洁的高标准已被中国公众见识,这些不同时代、不同条件下的信息强行压缩在中国舆论场上,痛苦和纠结因此无法释怀。”如按照此等逻辑来推断,其他国家的腐败之所以没有猖獗至此,得归功于自身预设的“低标准”和私利主义了。
《环球时报》此文发出后,谩骂和拍砖者甚众,其中不乏学界业界知名人士。面对各方争议,《环球时报》通过官方认证微博发表声明,澄清了所刊社评并非如腾讯网所言,意在“要允许中国适度腐败,民众应理解”。同时严厉谴责了腾讯网此类舞蹈读者阅读的“借题发挥”做法。虽然发了声明,还是未能阻止民众对该报的讨伐和揶揄。
试想,如果没有《环球时报》的“出位”言辞,刘志军案或许会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刘志军腐败案,不是牵动民怨的第一宗,加上“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影响,一度成了中国公众最为关心的重大案件。人们对刘志军案的关注,如同对春运高峰期能否求得一票平安回家的期待一样,但时隔1年多,刘志军案再次以“被开除党籍”呈现在公众面前时,产生的震动已然不如往日。换言之,公众已经多多少少从谈铁道部而色变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变得“很淡定”。往好了说,这是民众理性的回归和进步;反过来看,则可能因为腐败案的频频出现而产生疲劳症。如果是后者,那无疑是比刘志军案件本身更需要关注的。
从媒体调查和报道的一些尚不完整的案件情节看,刘志军贪腐案的构成并非一日之功,也非一年或者几年之功。正如光明网刊载评论所言,在刘志军由普通铁路工人到执掌国家重要权力的仕途上,尤其是其在官至副部长以后的官路上,其贪腐的胆子越来越大,行为越来越放肆,真可谓“一路带病,一路前行”。
不过,值得疑虑的是,在中共党内防腐反腐措施不断加强、各种防腐反腐机构不断设立的前提下,“刘志军们”缘何还能如此公开而张扬地碰触红线而不被处置?刘志军滥权最疯狂的时期,正值中国高铁大跃进关头。两者的巧妙重叠,给刘志军留下了借由大权力、大项目、大政绩之名,行大腐败之实的契机。此类教训不独在铁路建设领域,其他方面的教训亦不可胜数。刘志军案的爆发,与其说再次验证了中国腐败顽疾的根治难度大,毋宁说是“掌掴”了各种权利监督制度的虚空以及官员晋升程序的混乱。
近日有传言称,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中逾9成有亲属在西方国家居住、生活、工作或已加入所在国国籍。此前,也爆发过多次中国精英阶层的海外移民的浪潮。这些在中国土生土长的群体,为何会选择去海外“镀金”或是生活,恐怕不是因为中国“为人民服务”的官方政治道德,也不是因为国家廉洁的“高标准”。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网络上被道德绑架的喧嚣怒骂,虽然不能与现实境况完全画上等号,但存在就是存在,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都是中国“综合前进”路上绕不开的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