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墙内自媒体刘晓博说财经文章:4月18日,从美国传来一个重磅消息:川普及其团队正在研究能否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此前,一直有这方面的传闻,但没有获得白宫方面公开的证实。但这次获得了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的证实。
美联储主席和总统撕破脸并被罢免,这在美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还有可能引发评级机构下调美国的国家信用。
近日,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普已经发出警告,庞大的债务水平和政治功能失调可能会引发美国的信用评级遭再次下调。目前标普给美国的信用评级是AA+。
欧洲信用评级机构 Scope 也发出了类似的警告,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川普简单、粗暴的行事风格,以及对美国国家信用的破坏。
罢免美联储主席,将成为“对等关税”后又一里程碑事件,将加剧全球各国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担忧。
下图是美元指数的走势。川普刚当选的时候,大家认为强美元时代来了,美元指数一度飙升到110点上方。
现在大家担心美国经济衰退,美国国家信用被川普搞砸,所以纷纷减持美元资产去买欧元、黄金,或者日元、瑞士法郎。
川普宣布“对等关税”以来,欧元逆袭为全球最牛的货币,从年初至今对美元升值了超过10%。
下图是纳斯达克指数走势,它是美元资产的重要标志:
为什么罢免美联储主席,风险这么大?
因为这将引发外界对美国国家信用的担心。
美国的国家信用,是过去上百年积累下来的,二战后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石。
全球有四大金融中心——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前两大金融中心,诞生在“海洋法系+英语+基督教文化”体系内;后两个金融中心诞生在“海洋法系+英汉双语+儒家文化”体系内。
有人提出:海洋法系是诞生全球性金融中心的条件之一,因为它在限制公权力、保护个人权利上,取得了比较好的平衡。
以美联储为例,大家都知道它是美国的央行。但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美国的央行竟然是一个私人机构的底子,演变到今天也只能说是一个“半官方+半私人”的机构。
美联储主席、副主席和几位核心委员的提名权在总统,任命权、罢免权在国会,总统很难罢免美联储主席,在历史上也没有先例。
这跟美国国家诞生的特殊性有关。美国是联邦制,各州权力比较大,大家对联邦政府权力过大有天然的警惕。所以美国诞生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家宁要金融危机,也不要权力太大的、八爪鱼式的央行,担心它侵害各州的权利。
美国中央银行的前身——美国第一银行(1791年到1811年)和第二银行都(1816年到1836年)因不被大众接受,都只存在了20年就撤销了。
从1836年到1913年的70多年里,美国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但一直不设中央银行。直到1913年前后各州才达成协议,建立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的央行。
美联储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很强的专业性、独立性,保证它不受总统的干预。因为每个总统都可能谋私,为了选票滥用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冲政绩”。
美联储主席的任期为4年,由总统提名,先通过参议院“银行、住房和城市事务委员会”的审核、听证,然后提交参议院全体投票,超过半数就可以获得任命。
如果要罢免美联储主席,也需要通过参议院,而且要达到三分之二以上议员的同意。理由不能是“政策分歧”,只能是“效率低下、玩忽职守或渎职”。
在川普看来,鲍威尔一直拒绝降息就属于“效率低下、玩忽职守或渎职”;而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政策分歧”。
川普“霸王硬上弓”非要罢免鲍威尔,至少需要参议院三分之二以上议员同意,或者走最高法院裁决的渠道。
但无论川普是否能罢免鲍威尔,只要他启动了罢免程序,都可能给美国国家信用带来伤害,毕竟川普做了一件史无前例的事:跟美联储主持下公开撕破脸了!美联储的独立性、专业性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有消息说,川普还准备了B计划:如果罢免不成,就任命一个影子美联储主席,也就是提前提名下一任主席,让他经常出来表态,降低现任主席的影响力。
这同样会非常搞笑,将影响美国的金融稳定和国家信用。
就连川普想任命的新人——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都建议川普不要这样莽撞。
据报道,川普和沃什已在海湖庄园多次会面,许愿要提名他为下届美联储主席人选。但沃什的建议是,不要解雇鲍威尔,应让让他不受干预地完成任期。
在历史上,美国总统干预货币政策的现象并不罕见。比较经典的有两个案例:
案例一:尼克松曾左右了阿瑟·伯恩斯担任美联储主席时的货币政策,而且后果严重。
阿瑟·伯恩斯是尼克松在第一个总统任期时提名的美联储主席。到了快竞选连任的时候,尼克松向伯恩斯要回报了,他赤裸裸地说:“我不想就这么下台……如果我们输了,这将是华盛顿最后一次由保守派执政。”
当时是1971年10月,美国经济尚未完全从1969年衰退中恢复,失业率高企。尼克松急需一波经济增长,他要求伯恩斯“放水”制造繁荣。
白宫记录显示,1971年,尼克松与伯恩斯互动次数显著增加,尤其在1971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两人每季度的正式会晤达17次。
迫于压力,伯恩斯在1971年内(1972年11月大选投票)把美国基准利率从5%骤降到了3.5%。为日后的大通胀埋下了祸根。
下图中的大通胀,就跟伯恩斯屈从于尼克松的压力有关。而伯恩斯也由此背负了无法洗刷的历史骂名。
为伯恩斯收拾烂摊子的,是1979年到1987年担任美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尔克。他顶住美国政党轮替的压力,通过持续加息,压制住了美国通胀。
沃尔克是卡特总统提名的美联储主席,但沃尔克后来拒绝为卡特连任服务,而是坚持要遏制美国的“史诗级通胀”。
1980年,卡特总统连任失利,共和党人里根当选总统。随后的40多年里,卡特无论是写书还是演讲,都会把连任失败的责任归罪到沃尔克身上,说“我任命的美联储主席没有配合我”。
里根上台后,沃尔克仍然在跟通胀在搏斗,拒绝配合“冲业绩”。里根曾试图召见沃尔克,请他去白宫喝咖啡。沃尔克却认为,总统和美联储主席“授受不亲”、“瓜田李下”,他不适合去白宫,而总统也不适合来美联储,虽然两栋楼之间步行只需要15分钟。
最后,两个人在白宫和美联储之间的一个酒店大堂短暂会面,这是历史有名的一次白宫和美联储在“中立地带”的会见。
里根对沃尔克拒绝服从自己非常恼火,但里根比川普会“演”,没有在表面上撕破脸,而是通过连续不断提名新的美联储委员的方式,架空沃尔克。这是最近几十年里,第二个总统干预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案例。
1987年8月,“强项令”沃尔克在完成了自己遏制通胀的使命后辞职,让里根实现了更换美联储主席的梦想。
这场持续了几年的白宫和美联储之争,看起来是里根获胜了,但沃尔克却留下了美名和业绩,他的继任者格林斯潘称赞他是过去二十年里美国经济活力之父”。里根之所以在历史上名声还不错,也跟他未能让沃尔克屈服有关。如果沃尔克屈从了里根,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
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是川普在第一个任期提名、力挺的人,而且还是最近几十年唯一非科班出身的美联储主席(他是法学博士,不是经济学博士),但他很清楚美联储主席的责任,以及美联储独立性的重要意义。
如果美联储主席都成为总统的舔狗,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将逐步丧失。
鲍威尔不想成为第二个伯恩斯,希望成为第二个沃尔克。
接下来,让我们静待川普的表演,看看他能否完成“砸碎美元脊梁”的“历史伟业”。
顺便介绍一下川普准备提名的新联储主席——凯文·沃什,他出生于纽约州北部,获得哈佛法学院的法学博士学位,曾在小布什任总统期间,出任总统经济政策特别助理和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随后担任过5年美联储理事。
他如果出任美联储主席,将是近几十年第二位非科班出身的主席,而川普看起来更喜欢任命非经济专业的人担任美联储主席,以降低他的独立性、权威性。
凯文·沃什还有一个身份——雅诗兰黛老板的女婿,而这家企业是共和党的重要捐赠人。据说沃什的水平不怎么样,在金融危机期间曾多次错判形势。
沃什善于迎合川普,比如他认为对等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是“微小、一次性”的,可能被放松管制和削减开支的通缩效应所抵消。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3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