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场言辞火爆的座谈会,台前幕后的背景是什么?这一批对最高层有影响力的“通天”学者们毫不忌讳的呈现多元甚至“异见”思想,是否预示着最高层的政见也并不一致?火爆言辞中,学者们纷纷亮出自己“非正统”的观点,是否预示着中共最高层“各管一摊,斗而不破”的“维持会”体制再有新裂纹?甚至,是中国政治分化的先声?
“共产党犯的错误,海了去了”;“党的总书记都有不少背叛、变节的”;“党不宽容,是因为人民不宽容”;“虽然我们还叫共产党。我相信,胡锦涛也不见得相信共产主义”;“中国正处于从生路退回到死路的危险”,国家“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了”;“(领导人)再有一年多就该交班了,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绝不作为。我们现在是抱着定时炸弹击鼓传花”;“悲哀在于声称要长期执政,实际上没人有这想法”;“再不改革,10年后死定了”;中国“将来走什么道路,就是要避免和普世价值发生冲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涵一定要改;重庆模式也好,广东模式也好,“都不具普世价值”,“还是典型的人治”,其“治理的制度探索非常有限”……这一番番或睿智犀利催人思考,或言词火爆“直言犯上”的发言,尽现在本书详细介绍的三场国内研讨会中。
这几场研讨会,无论是举办时间和话题的敏感性,还是体制内外出席者五光十色的政治光谱,也都是近年来所少见。有海外评论更是直接把这几场研讨会视为第三次解放思想的“冲锋号”。
玄妙的是,胡温最高层继续“大愚若智”、“不动声色”,这独特一景映衬在体制内外精英们奔走唿号望眼欲穿、广大民众虽有怨言却无处发泄的现实中,中国社会危机重重、危险四伏却又徒唿奈何的残酷现实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社会正剧烈分化,分化又导致共识破裂,自然难有比较一致的未来转型的目标模式。但中共执政理论上的混乱带来的困惑和焦虑,却非民间、学者和精英层面所特有。
体制内外,民心无不思变。中国的改革走到今日,除了政治权威已显现出崩溃的迹象外,中国正面临新政治道路的选择,大辩论时代也确能为中国未来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