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章摘编如下:
距离12月10日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不到一个月,中国大陆的“莫言热”近日又掀高潮。“莫言到瑞典领诺奖时该穿什么”正引发网民热议。莫言本人的意思是,入乡随俗,倾向穿燕尾服,跳华尔兹。但不少中国网民不同意,他们认为莫言是代表中国作家领奖,应该穿中国民族服装,彰显中国传统,比如唐装、长衫、中山装,乃至汉服。
西装还是民族服装?领奖穿什么?这对能写出一部《丰乳肥臀》的莫言来说,成了一件难事。
建议莫言穿着中国传统服装去领奖的人,无非是想强化“我是中国人”的标志。推广传统文化本无可厚非,可问题在于:难道,一个民族的文化和自信就简单地体现在一名作家的服饰上吗?
“这一切已经不是莫言一个人的事了。”莫言刚获诺奖时,其家乡一位官员曾如是说。当时说这话的背景是,当地想借莫言获奖的热潮开发旅游业,修缮莫言旧居,而莫言及其家人表示反对。如今,喜欢替莫言作主,认为莫言的事“已经不是莫言一个人的事了”的人越来越多,部分人甚至轻易就将之提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绑架莫言的自由、侵害其私权,此次“领奖服”争议便是其一。
长期以来,中国人对“诺奖”倾注太多情感,莫言凭借极具本土特色的文学创作实现“零的突破”,他用作品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的文学以及中国文学家对世界的态度。莫言此次领取的,正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学创作的肯定。有了这份认可,他穿着什么去领奖,真有这么重要幺?即便莫言真的穿上燕尾服,他就不代表中国作家了吗?就不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了吗?
“领奖时穿什么”其实更应充分尊重莫言本人的想法。“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穿衣戴帽展示的是个人喜好和品位,只有出自本性的选择,在国际舞台展现的才会是一个真实的中国作家形象。
对这样的议题,网民和舆论闲暇时聊聊可以,但不必提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给他扣顶大帽子。关注莫言领奖不如去关注其作品,关注莫言不如去关注中国文学,还是把眼光放在中国的文学发展中去吧,让一个作家安心于创作比让他纠结于“戴瓜皮帽”还是“戴贝雷帽”去斯德哥尔摩走秀更有意义得多。(钟海之)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3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4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5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3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4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5 | 比亚迪无锡、成都工厂爆发罢工抗议 |
6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7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8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9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10 | 北京突然出手 考验川普的时刻来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