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委被降级引揣测
按照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的报道,并未提及周永康去职后的其他任命职务,所以此消息发布后,中国大陆媒体沿袭了一贯的报道模式,即转引新华社通稿,不加任何带有己方判断的评析。而香港及西方媒体,包括《明报》、《联合早报》、英国BBC、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则纷纷将目光锁定在了政法委被降格的政治意味上。
中央政法委书记被降级,中共的这一动作与舆论此前的猜测相一致。多维新闻在最先做出常委9变7的报道中,也曾明确提出政法和文宣将分别并入人大和党务系统的结论。此决定,一方面由于政法和文宣屡遭诟病,尤其在周永康负责的维稳方面,除维稳经费预算高达每年7,000亿元并超过军费外,在维稳民意下开展的权利滥用也日益猖獗。比照巨大的开支,维稳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另一方面,降级政法委可以避免权利和责任过于分离的局面,新接任的孟建柱是政治局中的一员,这也就意味着,他在政法委的工作需得向常委汇报,所以形成了一种更严密的制约力量。
但路透社在报道周永康去职的消息时则表示,周永康不得不随着大多数常委在十八大退休,因为现年70岁的他,已经到了中共的年龄上限。而这样的报道角度,引发了外界对中国“排队政治”的讨论。即入局与否要看年龄,年龄和党内的资历仍然是主导因素。
西方媒体纷纷翻出薄熙来
西方媒体在剖析政法委降格背后的政治意味的同时,也将周永康本人与重庆前市委书记薄熙来的“旧账”一并翻出。
英国BBC在报道中直言,在薄熙来事件后,和薄熙来关系甚密的周永康据称在反薄中一开始犹豫不决,引发各界强烈批评。虽然除此段落外,文章并无任何其他说明,但指向和意味不言自明。
类似于BBC的揣测性报道,在其他西方媒体中也有所体现。事实上,2002年,在胡锦涛接班的十六大上,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由政治局委员升任常委。2007年,该职位由周永康接任。时隔10年,中央政法委书记重新退出常委之列。西方媒体很少从这一角度来报道,而只是站在了政治斗争的立场和思维逻辑上,以尚待审理的薄熙来作为靶心,勾画出一幅中共权利斗争白热化的图景。比如《纽约时报》19日延续至20日的头条文章《中国领导遴选重关系》,就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
孟建柱被寄予厚望
周永康担任政法委书记期间,极大地扩大了警察系统权利。与此同时,社会动荡也显着增加。仅2011年,全国范围内大约发生18万起民众抗议事件,涉及腐败、环境问题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所以,周永康的维稳工作,并不被民众看好,批评的声音颇多。
而根据中共最新任命决定接替周永康的孟建柱,虽然只是政治局委员,但却被寄予厚望。维权律师浦志表示,孟建柱在上海、江西处理问题形象较好,“希望新一代政法领导能有法律意识”。孟建柱曾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并在江西赢得“江西要致富,留住孟建柱”的口碑。在上任公安部长前,孟建柱并无从警经验,但任内却先后处理了原公安部长助理郑少东、长年在政法系统任职的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等案。因为有了此一系列政绩,所以,孟建柱接替周永康担任政法委书记一职,民众的期待自然随之而来。
不过,鉴于中国现正处于社会大转型期,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大发展大繁荣,如何在避免社会动荡和维护民众权益方面做好平衡,对新上任的孟建柱而言,还是一道需得用心攻破的难关。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噩耗接连传来 中南海焦头烂额 |
2 | 内幕首发:习家军惨烈大火拼第二幕开演 |
3 | 习近平有多狂有多狠?默克尔回忆种种细节 |
4 | 前中南海官员:中共大变局已经到来 |
5 | 冯小刚坦言:她太能装了,一辈子也别想红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