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记者唯一编译报道:The New York Times刊登的文章说, 中国每年在所谓的“人力资本”上的投资是2500亿,这个投入相当于在40,50年代的美国在制造中产阶级上的投入,那时政府在二战后大量使用 G.I.Bill 让几千万的美国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
中国投资的目的是试图改变目前这种少量高等教育精英和大量蓝领工人以及农民的人口结构。中国期望通过广泛的教育提高整个国家的水平,使其接近美国和欧洲的劳动队伍水平。
当然,现在还很难预测这种努力是否能达到目的。
虽然加强教育能够提高中国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但是受教育民众的增加对中国政府是一个挑战。由于中国去年的经济增长率降低,有一大批大学毕业生面临着非常有限的就业机会。
中国政府面临的困难中还有程度广泛的腐败,僵化的政治系统,严重的环境问题,国有企业等等。如果以上问题可以得到控制,那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队伍才可以提高中国在世界的竞争力,加快科技进步和政改,但是,中产阶级不断壮大的同时会给政府带来压力。
目前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已经给世界其它地方的大学毕业式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压力,其中包括美国。
中国到2015年这个五年计划中有七个发展重点,其中不不少是西方大学生中时髦的新兴行业,包括替代性能源,节能,环保,生化,高端信息科技,高端制造业和所谓的新能源汽车。中国的目标是在这些新兴行业中投入10兆人民币,争取到2010年有3%的增长,到2015年增长率上升到8%。
与此同时,中国很多大学目前的重点是放在现有的科技工业中,已经对西方形成了挑战。
很多国外大公司现在都从中国不断壮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挑选人才,比如IBM,Intel和通用汽车公司这样的跨国集团。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大学毕业人数翻了一番。在1996年中国的17岁的人口中仅有1/6是高中毕业,与1919年的美国一样。但是现在这个数字是3/5,与美国50年代一样。
中国现在每年有八百万大学和中专毕业生,数字上已经超过了美国(虽然百分比仍然低于美国)。预期十年后中国将有1950万大学毕业生。
但是中国高等教育也存在问题,比如数量并不代表质量,高等学院学生数量增加远远超过教师数量的增加。同时中国的教育方法与发达国家的仍存在差距。另外,从日本的经验看,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毕业并不保证会有更多的企业家和更大创造力。
可以确定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使中国人有能力与美国欧洲的白领人士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