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立军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当薄熙来已因无法掌控而越来越变得尾大不掉之时,乘其羽翼未丰尽快除之成了上面唯一的选择。调查其亲信王立军,不过是高层按照惯例选定的拿下薄熙来的一个突破口而已。
大多数势力的公敌
说到这里不能不嘆一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父辈一直以来的过度庇护下,未经历足够政坛磨练的薄熙来在政治上幼稚得令人吃惊。他在重庆几年的思维,完全脱离了一个老练政客应有的轨迹,几乎沦落到黑道大哥的水准。
若是在乱世,这份豪气,或许可以成就一代枭雄,但在各大利益集团均衡博弈的当今中国,他的张扬跋扈和对森严体制的蔑视,只会让他成为大多数势力的公敌。尤其是他为了树立正统形象与早已在政坛被边缘化的毛左势力相唱和,更是犯了高层的大忌。所以,当他所控制和影响的媒体把重庆模式捧得越来越高之时,他也理所当然的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今天人们说起薄熙来在重庆的做为,往往只关注他的唱红打黑。实际上除此以外,薄熙来在经济和民生建设,基层民主选举的推行,官员政绩评议制度,反腐自律,甚至财产申报等方面都有作为,可以说,衹要有利于打造新重庆形象,有助于树立他的个人权威的事情,他都恨不能面面俱到立竿见影。甚至为早出成效而不惜采取杀鸡取卵的做法。
比如打黑过程中罔顾司法程序,比如为追求打造五个重庆的经济奇迹而欠下大笔政府债务,等等。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使重庆的面貌和影响力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当然,光鲜的外表之下有多少阴暗和隐患我们在后面也已经慢慢看到。
一方面以可见的成效赢得民心,一方面通过媒体广为渲染吹捧,同时大力拉拢包括军中故旧甚至毛左在内的各方势力形成同盟,通过大张旗鼓形成强大社会影响力以逼宫今上,这种做法完全背离了惯于以暗箱操作来分配权力的中共体制,必将引起体制内的震盪。
在当今中国,稳定是各大势力的共同首选,衹有在内部的妥协中形成一个平衡,保证政权尽可能的长治久安,才符合所有利益集团的的诉求。而薄熙来在失去靠山之后,仍一如既往独树一帜,并且手段狠辣极端,这种孤注一掷的做法,将对各大势力小心翼翼维持的脆弱平衡造成致命冲击,甚至可能造成不可收拾的乱局,导致玉石俱焚的后果。所以,当他在重庆开始唱响不和谐的声音,妄图以一人之力抗衡体制之时,败局就已经註定。
因此,薄熙来的败落在于其过份膨胀的政治野心已威胁到了中共统治的大局,成为一个极大的不安定因素。他的思维,仍停留在老式政客甚至是乱世枭雄的水准,在妥协和利益共享已成为体制内规则的今日,一意孤行,唯我独尊,触犯了高层所有人的利益,可以说,他这种作为,注定了不会有一个真正的盟友。即使其父以前的故旧和盟友念在香火之情上不愿对其斩尽杀绝,甚至即使没有王立军事件的推波助澜,其政治生命的终结也绝难倖免。
至于党内某些派系大肆宣扬文革回潮的危险,不过是为自己的政治正确争取话语权而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层领导大换血之后,否定文革已成为政治共识,虽然在对毛泽东的个人评价和对文革的真实内幕方面有所遮掩和保留,其目的衹是为了维护中共统治的正统和权威,绝非为文革翻案埋下伏笔。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民间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阶层对自身利益的诉求日趋复杂,早已不是浑浑噩噩铁板一块,这种条件下,无论政坛上层,还是民间社会,都不会存在毛时代那种一唿百应政治挂帅的可能。文革早已成为历史,仅仅因为少数早已边缘化的毛左的鼓噪,就大肆夸大文革危机,甚至动辄扣文革复辟的大帽作为攻击政敌的手段,某些利益集团的这种做法,在抢夺政治制高点的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于民众在近二十年经济垄断性政策压榨下的不满所产生的恐慌和心虚。
实际上,正是因为愈演愈烈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的真实存在,才给了薄熙来在政争中利用民间对利益集团的普遍不满和对公平社会的嚮往,为自己的权力之路造势的机会。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扮演重要角色 习公主“出山” |
2 | 小胡现身破传言 王沪宁赴疆目的曝光 |
3 | 鹅蛋为什么很少有人吃 也很少有卖 |
4 | 滚烫的开水千万别倒下水道 小心后悔都来不 |
5 | 前春晚名嘴赴瑞士安乐死 儿子7年后泪洒镜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