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新任领导人习近平在1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学习会上做出了颇具指导性的发言,在这一讲话中,习近平强调中方“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同时还要“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
核心利益揭中国钓岛方略
中国的“核心利益”这一提法最早见诸于2009年7月,时任国务委员的戴秉国曾概括了中国的三个“核心利益”,即“基本制度和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和“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当习近平于1月28日的会议上谈及中国的“核心利益”时,这就毫无疑问的直接指向了中国的主权与领土相关的问题了。
众所周知,当下对中国而言,在其陆地勘界争议已近彻底解决后,其主权与领土问题的中心就莫过于以钓鱼岛为中心的东海问题和以南海诸岛为中心的南海问题了。因此,在习近平谈及核心利益后,分析人士就难免会先想到中国将如何在这两大问题上有所调整,由于在1月28日的发言中,他强调了中方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点也就间接提示了中国已经开始自行制定地区问题上的规则,并使之符合中国利益。
而从“自行制定规则”这点看去,中国就已经在南海问题上尝试自行制定规则了。在自2012年4月10日开始的长达两个月的黄岩岛事件中,中国已经通过公船、军舰、军机的适时出现确保了中国在该海域的有效存在,作为当事方的菲律宾也不得不开始承认该岛已在中国控制之下。由于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也已经开始采用类似手段,故而习近平强调“核心利益”的发言,其侧重点已有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迹象。
当然,尽管从近期中国公务船只、军舰、军机在钓鱼岛海域附近的活动来看,很多分析人士可以不假思索的指出中国正在尝试在钓鱼岛上沿用于黄岩岛处取得的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沿用这一经验的前提是中国要在太平洋处建立起新的规则,中国海、空军近期展示实力试图打破第一岛链也可算是符合这一需要的选择。而习近平在1月28日的讲话恰恰也印证了这点;他虽然阐述了中国对和平道路的坚守,但最后还是强调了核心利益的不退让。这也正可算是习近平政府从微观层面上关注钓鱼岛问题的体现。
战略定力显中国式规则
当习近平已借“核心利益”强调钓鱼岛的当下,环顾其1月28日的讲话全文,熟悉钓岛事态发展的分析人士想必也不会对“战略定力”这个词感到陌生。在此前中日因钓鱼岛问题不睦而被坊间盛传“两国或将于近期交战”的时候,中共官媒《人民日报》即在1月14日指出中国要有“战略定力”,以此克服短期行为的诱惑和冲动。
因此,尽管“核心利益”未必仅指钓鱼岛问题,但当习近平政府谈及“战略定力”时,这就必然是从宏观角度对于钓鱼岛问题的警示。
诚然,就在前不久,中国军方公布了《2013年全军军事训练指示》,该训令行文中动辄使用“实战”这一说辞,一股“与日本针锋相对”的火药味由此弥散开来。加之中国海军航空兵战机1月19日飞赴钓鱼岛海域进行“战备巡航”时曾挂载实弹,中国官方媒体更在29日的报道中删除了军方高官的避战言论,中国海军亦在30日高调宣布要进行“出岛链”训练。外界也就难免会对中方在东海的行动表示忧虑。
但是,早在1月14日,中国官方就已借媒体指出,中国的策略是不以外界的变化而转移的。中方要“认准长期战略目标”,并“克服短期行为的诱惑和冲动”,并坚持自己的战略规划,从而扭转战略局部上的被动,实现战略全局的主动。而这一指导思想与习近平在28日讲话所揭示的“建立自己的规则”可谓如出一辙,即在钓鱼岛及类似问题上借助中国制定的规则并以中国主导的模式加以解决。
于是,就在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于2月1日向外界暗示日本将向钓鱼岛派驻“公务员”,并试图挑战中国底线之际,中方已然对此有所预备。而在中方高层以细致入微又颇能高瞻远瞩的对待钓鱼岛问题的当下,中日在这一问题上的交锋其结果应可想而知。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公主登场亮相?习彭出现重大矛盾 |
2 | 停止对华出口!北京报复战略遭重击 |
3 | 形势危如累卵,万众瞩目贵宾突访北京 |
4 | 41岁国家一级演员自缢去世,11岁儿子成遗孤 |
5 | 发文怒骂,川普对他已动“杀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