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此说来,习近平应该是希望薄案早点了结的,胡锦涛也没有理由故意拖延;假如这个案子直到两会召开都开不了庭,那只能说明当局在处理此案时遇到了麻烦。
近日来,有消息说,薄熙来拒不认罪,还绝食蓄须抗议。这就给当局出了个大难题。不少人指出,中国的所谓公审,其实都是走过场,是演戏;总要事先排练过,确信被告出庭时会照剧本演出,这才敢开幕。如果被告不肯配合,或者是当局担心被告可能临场翻供甚至爆料,它就不敢开庭。
上面这种分析固然有道理,但并不全面并不严谨。例如当局审判过那么多异议人士,绝大多数被告都是拒不认罪,但这并不访碍照审照判。再有,当年公审四人帮,江青就不配合不认罪还和法官对骂,当局也审了判了。何以这次薄熙来不配合不认罪,当局就那么紧张,迟迟不敢开审呢?
区别在于,当局审判异议人士从来是不公开的;偶有报道,也只是寥寥数语,被告在庭上的表现被完全屏蔽。另外,打压异议是当局的既定方针,那本身就是侵犯人权践踏法治,当局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不管招致多少批评也置之不理。
再有,当年审判四人帮,名义上是公审,其实不是,旁听的群众都是当局挑选的。虽说有电视转播,但不是直播,是经过剪辑的,象江青和法官对骂的镜头都是给剪掉了的;有记者进入采访,但都是官媒的记者,而且是经过当局批准的,外国的记者都进不去。这就是说,当局能够一手遮天,把现场发生的实际情况封锁得很严密。
不错,在审判四人帮时,由于当局要维护毛的威信,免不了投鼠忌器,当江青宣称她只是在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并谴责当局背叛毛主席时,台上的审判者们无言以对,非常尴尬,但由于在当时,朝野上下都是反毛去毛的声音占主流,因此审判者并不因为江青的振振有词而感到自己理亏,所以照样作出严厉的判决,而一般民众也能接受这样的判决,不认为是多大的问题。再加上当年没有互联网,更深刻的批评意见很难有公开发表的机会,无法形成有挑战性的舆论。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扮演重要角色 习公主“出山” |
2 | 小胡现身破传言 王沪宁赴疆目的曝光 |
3 | 鹅蛋为什么很少有人吃 也很少有卖 |
4 | 滚烫的开水千万别倒下水道 小心后悔都来不 |
5 | 邓婕现状:离婚成痛楚 养女愈发似丈夫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