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两会期间,大量中外媒体云集北京,全国人大代表加政协委员,合共浩浩荡荡数千人,每人都有可能成为传媒目标。面对这一「挑战」,多数不愿受访的人都是摆手拒绝或委婉说还有事,但亦有一些身分特殊的代表、委员,各有自己拒访奇招。
此前禁止境外记者采访的政协中共组讨论间歇,记者撞见广东省政协主席朱明国,遂上前询问乌坎问题。朱明国一面面带微笑,足下生风,语速却与步速成反比,平均行五步答一个字。这一招能将回答效率降到最低,不少代表委员都用这招。
即使如此,朱明国还是回答了问题,昨日政协社科组的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则技高一筹。记者叫他「刘老师」的「师」字还没出口,他便指着正在接受访问的另一专家:「快去问他,快快,抓紧机会」,并说「他开了声了就愿意讲了,我还没开声呢」。全程中刘并未直接拒访,但明显筑起「铜墙铁壁」。
除了以上这些太极游戏,代表还可以借助外力。如工作人员就会冲入记者堆中把漩涡中心的代表「打捞」出来,一名40多岁的女工作人员更指挥下属「注意着点」:「代表走不动道的,就上去拦一下」。
理论上,人大、政协应有与公众交流之义务以及迎接传媒聚焦的心理准备;事实上,若真不愿意受访,大方果断谢绝则可。但这五花八门的拒访奇招,倒挺能体现个人风格和机构的行政风格,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个性表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