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重庆市长黄奇帆坦诚答记者:卖地4000亿抵债

www.creaders.net | 2013-03-06 07:31:57  德国之声中文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没有了薄熙来的重庆代表团依然是两会关注焦点,现任市长黄奇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称经济学者,在回答“重庆债务危机”问题时,透露出重庆十年间卖地收入4000亿元,因此不会破产。

  今年的两会上,重庆代表团依然很"热",北京媒体《新京报》采访了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他表示不愿意记者提"八卦"问题,显示出对有关"薄王事件"、重庆不雅视频导致官场地震等问题的戒备,并以经济学者身份,引导记者提和重庆经济有关的问题。

  期间《新京报》向黄奇帆提出有关"重庆因大力发展城市建设,是否背负债务危机"的问题。黄奇帆表示外界的质疑不是事实,重庆的不良资产率是最低的,其奥秘就是土地储备:"国务院 2007年要求全国各地搞土地储备的,我2002年刚到重庆就储备了,储备了40多万亩地,这十年用了20万亩,每亩地赚200万,这就四千亿,扣掉土地征地本身的成本,大约有两三千亿的额外收入,就把基础设施建设的开支抵掉了"

  黄奇帆以此回答证明重庆在国家要求的地方债务标准绿灯之内,无意中揭开了经济学者无数次提及的"地方土地经济"问题。早在今年1月23日重庆的国资工作会上,他就曾强调重庆土地储备原则,并表示40万亩的土地储备是因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不断增值,政府储备土地以防落入房地产商腰包。他也认为重庆是除香港外中国储备土地最成功的城市。

  黄奇帆一直以薄熙来拍档形象出现,被公众熟知于去年二月的"王立军逃馆" 事件后的两会期间,黄奇帆在接受香港"凤凰卫视"采访时,首次承认在王立军进入成都美领馆后,他本人曾前往现场。就在外界揣测他受"王立军事件"影响仕途堪忧时,黄奇帆屹立重庆政坛不倒。2013年1月31日,黄奇帆在重庆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当选为重庆市长。

  "各地方政府到底卖了多少地,储备了多少土地?"

  早在2011年1月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称2010年全年,中国土地出让成交总价款2.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0.4%,徐绍史同时亦承认,中国土地出让制度导致目前利益分配不合理,社会矛盾突出。

  清华大学社会学者李楯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黄奇帆所提及的"土地财政"情况,目前在中国其它城市中也普遍存在,但由于中国政府信息的不透明,中国地方政府土地储备总量不详:"因为政府信息公开做得不好,所以我们很难确切的说政府卖地、和土地储备有多少,但根据我们多年来研究所作出的判断,数量应该是不少的。"

  李楯也直指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作法存在严重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灶吃饭",造成地方财政被迫依赖"土地财政"存活,其后地方政府在巨大的土地利益面前失守,主动的通过"土地财政"去搞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而且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黄奇帆现在说他们手里有多少土地,债务不成问题,在目前这种体制下,没有大的变化可以这么说,但长远来说存在潜在的风险。如果一旦中国经济出大问题,那时候你卖地谁来买?"

  "这实际上是一种掠夺"

  有网友在网络上逐字解读黄奇帆给记者的答案,对其中提及的征地成本,只占4000亿卖地收入中不足三分之一表示关注,李楯认为巨大的收益和低廉的土地成本对比,这实际表明了政府对公众的一种掠夺:"你们把土地成本靠一种强权压得这么低,到你们手中可以卖大价钱,这是一种掠夺。城市的拆迁、农村的征地至今是中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的大问题。"

  李楯也认为一个地方政府官员以突出政绩的方式揭出"土地经济",忽视了其中公众利益受损部分,也未能预见这种经济模式在未来的风险及寻找解决之道:"一个是土地到底是谁的?房子到底是谁的?而且土地使用权在我手里,不能说明天就被政府拿走了;另外中央地方如何分权;最根本的改变在于宪政构架的建立。"

  旅德学者王维洛早前发表文章《1982年一场悄无声息的土地革命》,指出在1982年中国《宪法》通过修改1978年《宪法》,在第10条中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这一文字简单的法律,给了中国政府几十年间不断扩大"城市范围"、通过强征将土地变为"国有"的“合法性”基础。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以哈战争
11
李克强
2
俄乌战争
7
巴黎奥运
12
中国爆雷
3
中美冷战
8
三中全会
13
李尚福出事
4
万维专栏
9
中共两会
14
秦刚失踪
5
美国大选
10
台湾大选
15
火箭军悬案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