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低调对上张扬 这两人是江胡之争的延续

www.creaders.net | 2013-03-16 10:30:30  万维读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万维读者网晓微综合报道:随着两会即将闭幕,4名副总理的任命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张高丽和汪洋更是重中之重。张高丽作为7常委中黑马,身上有着浓郁的江系色彩。汪洋作为团派干将,是胡锦涛为下个10年,甚至是20年布下的棋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人代表着江胡之争的延续和中国政治路线的抉择。

  张高丽:基层历练 低调高官

  1946年11月,张高丽出生在“东海边上的小村庄”福建晋江东石潘径村。他的祖辈都是当地贫苦的农民。他的亲兄长现在还在农村,还是农民。

  张高丽曾用诗歌描述家乡:“在东海边上的小村庄,那是我可爱的家乡,绿色田野,银白浪花,家乡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美丽的图画;在东海边上的小村庄,那是我可爱的家乡,稻谷花香,鱼儿满仓,乡亲是勤劳的人民,勤劳的人民;在东海边上的小村庄,那是我可爱的家乡,百姓嘱托,永生难忘,希望是燃烧的火焰,燃烧的火焰……”

  张高丽不满3岁时父亲就过世了,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和农民一起上山种田下海捕鱼,虽然家境十分贫寒,但张高丽自幼拼搏进取,凭着勤学苦读,他考入了晋江侨声中学,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厦门大学经济系。

  1970年8月,大学毕业后遭遇“文革”,张高丽被分配到中央大企业石油部茂名石油公司后勤部总仓库当起重搬运工。那时,他几乎每天都要去扛水泥,每包50公斤。

 

  张高丽的求学和工作起步阶段可谓“艰辛”,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他曾与南开大学师生分享自己的“艰辛”经历,并将中学时写的一首诗送给了大家:“人生道路曲折漫长/不能没有理想/意志是多么的重要/当我孤独无援的时候/它给我力量/它给我希望……”。

  不讲人情:不帮人递条子,不给家人开后门,兄长仍是农民

  2005年“三八”妇女节,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张高丽出席一个座谈会,一位文艺界的女代表在发言时说,当前一些重大晚会上,很多领导帮演员递条子。由于山东的领导没有写条子,山东的演员比较吃亏,经常难以入选到晚会上,上不了电视。她于是有些开玩笑地对张高丽说:“希望书记也能给我们写条子!”不料,这位张书记断然回绝:“写条子让演员上电视,这个条子我们不能写,有本事就自己上,优胜劣汰。”

  张高丽坚持原则,不讲人情。在山东任上,他还曾经公开表态:“凡是我的家属、子女、亲戚、朋友到哪个地方去,你们第一不要接待,第二不要给情面,第三不要办事,谁给办事,我就追究谁的责任!我已经要求就此发出通知,一直到县。”2012年,张高丽离任天津,他还是那句话:“今后,如果有人打着我的亲属、朋友或身边工作人员的旗号来办事,无论是真是假,还是三句话:一不要接待,二不要给情面,三决不允许给办事。” 如今,张高丽的亲兄长仍在农村,还是农民。

  治官之道:经常只带一两人暗访,让官员倍感压力,带头加班治官员惰性

  在许多干部看来,营造充满激情的干事创业的环境氛围,是张高丽激励调动干部积极性的一个工作方法。他亲力亲为,带头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消除干部的惰性,让他们都“动起来”。

  张高丽常在晚上给区县、部门领导打电话,询问工作情况或直接到基层检查工作。有的地方领导不无诙谐地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张书记晚上打电话,和随时检查作业。”张高丽经常只带一两个人深入居民小区、菜市场、公园等地方明察暗访,直接听取老百姓的意见,有时乘坐出租车暗访,有时在街道边与老大爷下棋,他还召开和网民的对话座谈会,亲自回复网民的留言,并督导解决问题。

  张高丽高标准、高强度的工作风格也让很多地方干部颇感压力。他在山东和天津工作时都开展互看互比互学活动,不听信汇报,就看实际成果,曾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带领山东各级主要领导,分两次走遍了全省17个市中的11个。张高丽每年还带有关领导干部到先进省区市学习考察,主动找问题差距,保持清醒头脑。

  2008年6月,张高丽在地震重灾区陕西省宁强县汉源镇亢家洞村五里坡组,与当地领导共同研究天津市对口支援该县恢复重建工作。

  性格、心声:为人低调不苟言笑, “老老实实做人 踏踏实实工作”

  2012年两会,在天津团的开放日,有记者提问到了张高丽,张高丽抬起头,笑了笑,“嗯,你这个问题,是不是需要我来回答?”他一笑,有人跟着笑起来。一位一直跟着天津团采访的记者说,天津团的小组审议他几乎都参加了,但很少看见张高丽笑,他一直很低调。

  听到张高丽简洁的回答,一位记者忍不住问:“在公众眼中,您一向非常低调,您能回答一下,为什么这么低调吗?”

  张高丽回答:“我认为工作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干,让老百姓得实惠。老百姓说你好,你才是真的好,你说低调,我觉得这就是很正常的工作啊。”

  “我本身就是个苦孩子,”张高丽说,“我的责任是恪尽职守做好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全心全意服务。”笑过之后,张高丽又恢复了一贯的沉默,依旧在纸上写来写去。  

  汪洋:数十年身体力行“解放思想”

  2012年12月卸任广东省委书记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汪洋的仕途进入了新轨道。2013年3月16日,汪洋当选国务院副总理。

  这名升迁迅速的“少壮派”官员,历任安徽省副省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重庆市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等职务,统筹过地方政务,也在中央历练过。

  主政广东五年间,汪洋多次提到“解放思想”。在他首次主持的广东省委会议上,两小时的讲话中,“解放思想”被提及22次。

 

  回顾其仕途轨迹,从他在安徽铜陵当“娃娃市长”、主政一方开始,“解放思想”便是他力主推行的重要内容。这一核心思想,贯穿他政治生活始终。

  《醒来,铜陵!》

  任职安徽铜陵市长时,汪洋33岁,“娃娃市长”是当地政界及老百姓对他的戏称。

  正是因为汪洋,这座位于安徽中南部的小城市闻名全国。1991年,《铜陵日报》发表署名“龚声”文章《醒来,铜陵!》,唿吁:“改革大潮汹涌澎拜。历史不允许我们躺在计划经济上酣睡了。必须解放思想,向一切僵化、陈腐、封闭的思想观念开刀。”

  “龚声”即上任3年的市长汪洋。一场有关思想解放的讨论在铜陵拉开序幕,汪洋在电视讲话中说:“要改变观念!有人养鱼怕偷,做生意怕骗,就是不怕穷。”

  这与此后着名的小平南巡讲话思想很接近。

  同时,汪洋还对当地旧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三铁”(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且住房制度、用工制度、干部管理、机构设置等等都被列入改革计划,多家全民国有企业列入改革范围。

  此举震动全国,讨论随之蔓延,不少保守势力提出反对。然而,《人民日报》却专门发表社论《醒来,不仅仅是铜陵!》,为其撑腰打气。而铜陵百姓对这位“娃娃市长”的看法也从怀疑到逐渐认可,评价他“聪明能干、思维超前、魄力很强、做事果敢”。

  “铜陵改革”让汪洋获得了邓小平的赏识。有说法称,邓南巡回京途中在安徽蚌埠停留,并特别召见了汪洋。相关资料这样描述:“1992年邓小平南巡来到安徽合肥,接见安徽有关领导,时任铜陵市长的汪洋也被点名要求参加。会见后,邓对汪印象深刻,认为其是个人才。”

  此后不久,汪洋调离铜陵,担任安徽省省长助理兼省计委主任。1993年,38岁的汪洋出任安徽省副省长,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省长,并继而进入省委常委。

  他的老同事评价称,汪洋的超前意识很强,在任常务副省长分管财税工作时力推改革,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评价他“年纪不大、 胆子不小”。

  1992年1月,汪洋(左二)与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左一)在安徽铜化集团视察。 铜化集团网站/图

  重庆:青椒砸“傲慢”

  2005年底,汪洋空降重庆,出任重庆市委书记。

  有媒体报道称,这一任命主要是出于汪洋曾在国家计委工作,熟悉经济课题,并参与制订“十一五”规划,对中国经济未来5年的发展脉络非常清楚,可助力这座中国最大直辖市新阶段的发展。

  汪洋到任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当地官场作风被严厉整顿。

  一个细节被媒体多次报道。2006年,重庆遭遇特大旱灾,汪洋去农贸市场视察,菜农坐在地上回答他的问题,随行人员两次叫菜农站起回话,态度傲慢。

  汪洋突然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他从菜农箩筐里抓起一个大青椒,转身砸向该工作人员。他事后表示:“今天我对有些工作人员不客气,干什么要群众站起来说话?我们是人民的公仆,站着的当然应该是我们!”

  此举曾经被人指责为作秀,但次年发生的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却让民众感受到这位“少壮派”官员开明、冷静、务实的态度。

  2007年3月27日,重庆“钉子户”事件震动全国。彼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刚刚通过,数百记者云集重庆,报道此事。期间,情绪激动的业主站在“孤岛”上的房屋窗前,高喊:“我要见汪洋!”

  汪洋被舆论推向了风口浪尖。不过,他并没有封锁媒体报道,也没有动用执法部门“硬来”,而是指示各方与户主展开谈判,通过柔性手段化解矛盾。

  最终,“钉子户”与开发商达成协议,4月2日,“孤岛”轰然倒塌。与现场烟尘一起腾起的,是外界对汪洋的肯定。有媒体戏称,汪洋通过了这场特殊考试,并获得了高分。

  汪洋在重庆新闻界推动的另一场改革,也让其广受好评。2006年年底,重庆在全国率先启动传媒改革。改革中规定,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长、市政协主席除涉及全局性重要活动以外的常规性调研活动,《重庆日报》二版刊发消息,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000字;广播、电视报道不上头条,长度原则上不超过3分钟。

  “让读者习惯到二版找汪洋”,是他本人对文件的直接解读。这一风格在他前往广东后也得以延续。汪洋初到广东时,当地媒体为了抢风头,争先报道汪洋调研,结果遭到汪洋直接批评:

  “我下去调研,跟群众交谈,这有什么新闻性?也真难为了摄影记者,每次要拍出不同姿势,我又不是体育运动员,运动员摆不同的姿势还有意义,我拍来拍去不就那个样子吗?有些报道里,大会才刚开,就说‘大会一致认为’,这不是煳弄群众吗?”

  2006年,重庆遭遇特大旱灾。图为汪洋在重庆巴南区南彭水库察看旱情。当时气温超过40度。 新华社/图

  南粤:改革开放是广东之魂

  2007年12月,汪洋奉调南下,担任广东省委书记。

  12月1日,在与广东官员的见面大会上,汪洋开宗明义:“改革开放是广东的魂。广东靠改革开放起步,也靠改革开放起飞。广东要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首先必须走在思想解放的前列,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

  这是汪洋在广东首次提到思想解放。

  此后,他请广东省委牵头,在全省展开解放思想的学习讨论活动。12月25日,汪洋主持召开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在两小时的讲话中,22次提到“解放思想”,号召广东官员重拾改革开放初期“杀开一条血路”的气魄。

  时值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面临向前向后的十字路口,各种论调不断浮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汪洋在广东高调掀起解放思想运动,自然引起舆论的关注,一时间,“解放思想”成了新的政治流行语。

  “解放思想”很快被付诸实践。汪洋在广东大力推动“双转移”经济战略,即进行全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把落后的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广东偏远地区,然后在原有地方进行产业升级,此举被称为“腾笼换鸟”。

  广东官场也发生了持续震荡,2009年,原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广东省纪委书记王华元、深圳市长许宗衡因严重违纪,被中纪委革职查办,震惊全国。

  知情人士透露,广东本土官员的保守意识由来已久,官场贪腐之风严重,而上述人士的落马,无疑于汪洋的强势治贪直接相关。

  另一件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是汪洋2008年刚到任广东时,召开高规格的省全委会,缺席者高达50人,占应到人数的十分之一。会上,汪洋毫不留情地痛批缺会者,要求纪委严查。

  时至今日,多方事实证明,汪洋诸多反腐治吏举措已显成效。

  此外,汪洋主导的广东社会管理方面的创新也引发了海内外关注。乌坎事件的处理中,广东省委表示“以最大决心、最大诚意、最大努力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平息了一场可能走向极端的官民冲突。

  外界称,汪洋主导下的柔性回应,具有标志性意义,预示着维稳模式可能发生的改变。

  2010年1月汪洋主持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时强调: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 珠海特区报/图

  网络:帖子问政 当面拍砖

  “我是一个资深的网友”,汪洋多次在公开场合这样形容自己。

  汪洋主政广东的第一个春节前夕,广东刚刚战胜冰灾,网友们接到了一封网络拜年信,信中对网友一年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鼓励“网虫”:“对于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愿意和大家一起‘灌水’;对于我们工作和决策中的不完善之处,也欢迎大家‘拍砖’。”

  信尾落款处,是时任省委书记汪洋和时任省长黄华华的名字。网友atil回忆,“这封信真的是冬天里的一把火,一下子温暖了大家,也把网民的问政热情给点燃了”。

  2008年4月,26名广东网友还受邀,与汪洋、黄华华座谈。事件缘起很简单,年初,名为“我有个愿望”的网友发帖邀请汪洋“网聊”,汪洋看到信息后,表示要见一见网友,听取他们的意见。

  “过去你们在网上‘华山论剑’,今天我们在珠岛‘当面拍砖’”,汪洋的这句戏称被很多媒体直接引用。与会网友对这场座谈印象深刻,“汪洋很有范儿”,网友“厦门浪”回忆,汪洋总结时脱稿说了很长,对政府、网民、发帖、制度化等方面都有要求,大家听得也很兴奋。“厦门浪”对“网络民主”这个词印象很深。

  这种座谈方式随后被制度化,变成每年一次,与会领导的队伍也逐渐壮大,最后变成所有常委到场。在参加中山大学的一场报告中,汪洋对此举做出解释:“加强与网友的沟通,不是个人行为问题,而应制度化,使网络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网民的渠道。”

  主政广东五年间,汪洋开创了“帖子问政”的先河,即“网友集中反映问题交办会”,在2009年的首次交办会上,有10万多名网友参与“灌水”,这些帖子最后被整理归纳为五大类17个问题,在省委办公厅现场转交给其他职能部门;推动“网络发言人”制度,公布各个省厅局“发言人”的联系方式,针对网友的“灌水”,发言人要接招,回帖回信。

  事实上,这位善于“思想解放”的“少壮派”官员,在主政重庆时期,已经有过多次利用网络集纳民意的成功范例,2007年,他被网友推选为当年的“网络知识分子”。

  对于网络中的不同声音,他一直很坦然,“我每天都看新浪微博的留言,而且我经常能看到骂我的留言,羞辱我的留言,当然我觉得这也是可以理解,大家说你是执政者,你说你是公仆,主人骂仆人两句好像也有合理性。”

  2012年12月,汪洋卸任广东省委书记一职,告别广东。他专门面向网友发布了一封告别信:

  “今天,我已从广东省委书记的岗位上卸任,值此之际,谨致信向广大网民朋友道别,对过去五年间大家给予广东省委、省政府及我个人工作上的批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

  这封特殊的告别信很快在网络中激起涟漪,方式依然是特色鲜明的“汪氏风格”,一如21年前发表《醒来,铜陵!》时那个先声夺人的登场。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两件大事,突然暂停
2 突然间 北京风向又变了
3 情况越来越糟 习急踩刹车
4 当头一棒! 中美突传重大消息
5 比睡满8小时重要 做1事死亡率可降48%
热门专题
1
洛杉矶大火
6
叙利亚
11
三中全会
2
川普
7
苗华被抓
12
中共两会
3
俄乌战争
8
美国大选
13
台湾大选
4
中美冷战
9
以哈战争
14
李克强
5
万维专栏
10
巴黎奥运
15
中国爆雷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