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专机停靠在莫斯科机场的那个瞬间,彭丽媛就注定成为全世界的焦点:深蓝色的羊绒大衣、黑色的手提包、淡蓝色的丝巾,彭丽媛的优雅亮相完成了从着名歌唱家到第一夫人的华丽转身。在出访的几天时间里,无论是彭丽媛的着装、饰品还是赠送的国礼,无一例外出自本土品牌。彭丽媛的国际舞台秀不仅迅速使她成为中国民众的时尚偶像,更是赢得了公众的敬意。第一夫人对国产品牌的钟爱和推崇让默默无闻的本土品牌焕发了生机,而随之掀起的“彭丽媛热”体现的则是社会价值观和审美的转变。
当得知彭丽媛所穿戴服饰被证实来自中国本土服装品牌——“例外”和“无用”。人们大量点击这个尚感陌生的服装品牌官网,使其一度崩溃。成都、南京、广州、武汉“例外”门店顾客盈门,类似款式的衣物和包都卖断了货。而在这之前,这个由一对中国夫妇创设于1996年的中档品牌,一直被淹没于各大国际奢侈品牌的光环之中,直到彭丽媛的“第一夫人秀”才为它注入了强心剂。从“例外”到国礼“百雀羚”和“阮氏珍珠”,似乎只有当彭丽媛以第一夫人的身份将它们展现在国际舞台上,才预示着本土品牌的成功。
从默默无闻到一举成名,本土品牌的复苏,与其说是彭丽媛成就了“例外”,不如说迎来了国人审美观和浮躁心态的转变。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奢侈品的狂热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奢侈品一方面代表着个人品味和生活品质而受到富人的青睐,另一方面也被贴上了贪欲、挥霍、浪费的标签,更多的被暴发户甚至是从牙缝里挤出钞票的人所追捧。甚至中国的普通工薪阶层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普遍现象:攒上几个月乃至半年的工资去专卖店买一件类似于LV一类奢侈品牌的服饰或包,然后穿着或带着去挤公交车。
顶级的奢侈品往往是与成功的品牌、过硬的质量、优秀的设计理念乃至历史积淀、文化传承联系在一起的,而昂贵的价格却是最后的因素。过分追求奢侈品的光环和虚荣心,而忽略了奢侈品所代表的文化底蕴成了大部分国人的通病。这种虚荣心态和对奢侈品盲目的追捧,是浮躁社会和精神文化匮乏的写照和缩影。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引领了使用奢侈品的热潮,却无法填补审美文化的空白。
彭丽媛的“例外”亮相惊艳了世界,也让中国民众感受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美。第一夫人身穿本土品牌的不俗表现,让国人从奢侈品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固定思维模式中跳脱出来,而脱离了霸气外露和高贵奢华,当平稳、沉静、大气之美虏获亿万国人的心,意味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国人思想意识正在酝酿着一次转型。正如例外的创始人马克所说:“今天的时代中真正的时尚不再是潮流推动的空洞漂亮的包装,而应该是回归平凡中再见到的非凡,我相信真正的奢华不在价格,而应在其代表的精神。”
每个阶段的转型都会接受浮躁的洗礼,从对奢侈品的狂热到对本土品牌的追捧并非一蹴而就。相信在追逐奢侈品的大军中,很多人都曾感到迷茫和困惑,或许都有过“值不值”和“要不要”的艰难抉择。奢侈品带给人们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享受并非不可替代,本土品牌也并非 难登大雅之堂。一切人们源自内心深处的自我束缚,在经历了价值观的迷茫和浮躁的阵痛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对大气、简约、低调的推崇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文化底蕴。
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学者薛涌说,“第一夫人并不体现大国之荣光,她所体现的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彭丽媛的“国货秀”引领了新一轮的时尚,即是本土品牌的机遇,同时也反应了国产品牌难于登上台面的尴尬和窘境。或许,当人们在任何时候看到第一夫人和公众人物身着本土品牌亮相,习以为常、波澜不惊,才是精神的真正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