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江泽民“三代表”出笼内幕 杨白冰公开骂垃圾

www.creaders.net | 2013-05-18 09:37:44  大纪元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与邓的“黑猫白猫”实用政策不同,江竭尽全力试图“发展”新的共产党意识形态。1995年底,江提出了“三讲”。这算是江泽民的第一个“理论”发明。“三讲”中,江泽民讲得最多的就是“讲政治”。江自己的解释是“讲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就差没讲“政治投机术”了。

  “三讲”实际上是江泽民树立个人权威的一种途径,所谓“讲政治”,无非就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也就是坚持“党的核心”江泽民的领导。当时邓小平还没有死,江泽民的地位远远没有达到固若金汤的地步,所以“三讲”提出之后,应者寥寥。

  江泽民做秀的东西,都是从几个文胆那儿得来的。滕文生对江泽民思想的最大贡献是“三讲”之一的“讲政治”。研究毛泽东的专家滕文生向江泽民提出,要以毛主席的风格控制政治局:不是把权力给予某一亲信,而是让二三个高级幕僚在内部相互斗争,最后都要找他自己仲裁。

  “三个代表”的原作者王沪宁,1955年10月6日上海出生,1995年进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前,是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江泽民当上海市委书记时对王沪宁这个名字很熟悉,虽然没有见过他,但对他很崇拜,对他的着作非常着迷。数年后,当王沪宁被调入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时,初次见面的总书记江泽民竟一开始就大段地背诵王沪宁着作的原文,让王大吃一惊。

  江泽民热衷于背诵别人的东西,一来是因为自己没东西,公开做秀时经常答非所问,因为他根本就不知怎么答;二来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江泽民以为可以抬高自己而执意要塞进党章和宪法里的“三个代表”,原作者就是王沪宁。江泽民还时不时地背诵一段别人的东西,甚至古诗和外国经典来提高自己的身价,成为国人的笑谈。

  当年调王沪宁进入中央政策研究室,是由于曾庆红的力荐。吴邦国也曾有过请王沪宁任江泽民政治顾问的想法。吴邦国进入北京后,仍念念不忘要调王沪宁入京辅佐江泽民,多次在江泽民面前提起。王沪宁调入中南海,江泽民与他见面时曾开玩笑地说:“如果你再不进京,这一帮人可要跟我闹翻了。”可见江的亲信曾庆红和吴邦国对江的无能着急到了何种地步。

  王沪宁进京不久,就为江泽民起草了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论十二大关系》。

  不过,王沪宁最大的“贡献”是为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和“与时俱进”的理论,成为江泽民拒绝下台的“护身符”,并把此理论作为自己的“创造性论述”塞进党章和宪法。王沪宁曾是主席特别助理,2002年11月“十六大”上被江指定为中央委员。但在江失势后,时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的王沪宁先提出到社科院当副院长,对方表示不欢迎;王要求到中央高级党校当副校长,又被对方婉拒。而江泽民则恼怒他泄露了“三个代表”真实作者的秘密,让自己没有了成就。

  2000年3月初,《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评论员文章,推出三句话,即“三个代表”,首次作为江泽民的“思想”理论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但不久,这场轰轰烈烈的宣传就被证明是一出闹剧。

   0


相关新闻
江泽民故居开放参观扒一扒江泽民身边三位大秘的真面目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