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自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正式提起公诉以来,有关其是否将被判死刑的讨论成为舆论各界争执的焦点。近日有报道称,在薄熙来被公诉三天前即7月22日,中共喉舌媒体《新华网》和《人民网》曾同时转载了《党史博览》一篇题为“陈云反对判江青死刑:党内斗争不能开杀戒”的文章。
北京时间7月25日,中共官媒率先报道称,被告人薄熙来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贪污公款,数额巨大;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追究刑事责任,并予以数罪并罚。
在公诉被正式提起后,以中共体制内媒体为旗手,在中国舆论场迅速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言辞激烈的声讨和批判。观察人士指出,中共高层可能有意通过审判薄熙来为当下的反腐、整风等整党大计祭旗。这才有了此时声调颇高的批薄浪潮。在这一情境中,有关其免于死刑的声音的出现就会有些不合时宜。因此,出现在公诉之前的《党史博览》这篇文章也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文在开头便申明观点道,审判“四人帮”前,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许多同志主张判江青死刑。陈云说:“不能杀,同‘四人帮’的斗争终究是一次党内斗争。”有人说:“党内斗争也可以杀。”陈云说:“党内斗争不能开杀戒,否则后代不好办。”事实证明,不杀的处理在国内外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有观察人士指出,此文阐述角度极为精妙。文章借陈云的原话表示,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这关系到民主集中制。建国初期,民主集中制也贯彻得很好。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说什么“顶峰”、“一句顶一万句”,民主集中制搞得很不好。这其中有许多帮倒忙的人。实际上应该说,党内民主集中制没有了,集体领导没有了,这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
可见,文章对于文革浩劫的立场和观点是,毛泽东和江青都并不应背负主要罪责,反而是中共领导集体尤其是林彪才是更主要,甚至是根本原因所在。由于当前的薄熙来与当时的江青处境极为相似,这种引述江青获免死刑的说法也为薄熙来被免死的结局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支持。
另一方面,由于中共领导集体当下正在推行群众路线,而群众路线又被认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其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因此,这一为毛泽东开脱的说法也显得十分投合政治时机。
不过,这种肯定毛泽东、江青而将中共领导集体置于负面的历史观点与多年来已定性的中共历史结论是不相符合,甚至是相反的。已被列为中共纲领性文件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这场‘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至于毛泽东同志所重用过的林彪、江青等人,他们组成两个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的反革命集团,利用毛泽东同志的错误,背着他进行了大量祸国殃民的罪恶活动,这完全是另外一种性质的问题。”
可见,中共传统政治理论中是将文革之祸的根源归于毛泽东本人,而包括文革之前的毛泽东在内的中共领导集体主要还是处于正面立场。《党史博览》文章的论调显然是与之相左的。而且,该文肯定毛泽东、江青而暗批中共领导集体的做法对于当下正在争取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和执政合法性的中共来说,也将制造一定的阻碍。
也有观点认为,在当前中国各界舆论一切倒薄之声的大背景下,此文观点的份量和作用或许并不大,而且也并不必然意味着薄熙来如江青一般能够避免死刑立即执行的结局。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扮演重要角色 习公主“出山” |
2 | 小胡现身破传言 王沪宁赴疆目的曝光 |
3 | 鹅蛋为什么很少有人吃 也很少有卖 |
4 | 滚烫的开水千万别倒下水道 小心后悔都来不 |
5 | 前春晚名嘴赴瑞士安乐死 儿子7年后泪洒镜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