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少人知道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思想倾向,在仕途一路晋升的过程中,习老是把自己紧紧包装起来,使外界难以得知他是自由派或保守派,就像古代帝王学所揭示,一国之君必须喜怒不形于色,不让臣下推测,而统驭群臣的方式,是阴晴不定,难以掌握,如此才不会反被臣下驾驭。观察习近平上任超过半年的所作所为,的确深刻地实践这些道理,2012年11月十八大结束不久,习近平视察改革意味浓厚的深圳,这是他北京以外的第一个行程,向邓小平致敬的意图再明显不过。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重申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确立中共朝改革开放的方向坚定不移。
《海峡时报》举出三个例子:第一,2013年5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杨晓青于隶属中共、每两週出版一次的《红旗文稿》上发表抨击宪政的文章,主张宪政概念是“资本主义和资产权贵阶级”底下的产物,并不适合社会主义国家;第二,2013年5月21日,也就是杨女士《宪政与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较研究》一文问世隔天,另一份党的喉舌《环球时报》立马加入“反宪政”战局,当中一篇社论指出,宪政只是“一种新方式来强迫中国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与中国现有宪法精神掣肘;第三,再一天过后,解放军的《解放日报》也不甘寂寞,声称国家当前的政治路线与意识形态是“宇宙真理”,无须改变。
“两报一刊”连番出击,打击改革派人士大力唿吁的落实宪政与尊重宪法,不免令人回想起文化大革命之际,毛泽东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以及《求是》杂志当作宣传工具来传达关键信息。事实上,针对这部1982年通过的宪法,自由派和保守派的观点大相迳庭,自由派认为,党应该开放言论自由,坚持宪法至上,没有人应当凌驾宪法之上,然而在保守派眼中,宪法不过是一个用以巩固共产党的统治,诚如2007年胡锦涛提出的三个至上,“党的事业至上”与“宪法法律至上”处于同个水平,而且他们也恶意地将宪政诉求视为推动民主化的前奏曲。
习近平跟薄熙来有何差别?
这场自由派与保守派的战役,现阶段以保守派略胜一筹,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况的通报》,秘密告诫大学教授与媒体七大“不能讲”的禁忌领域,包含新闻自由、公民权利和司法独立等;另一方面,当局对高调的公共知识分子祭出惩戒,作家慕容雪村的微博帐号遭关闭即是一例,这些人发挥个人影响力,利用各种新旧媒体,评论社会事件或政治制度,从而成为受欢迎的意见领袖,有时言辞之尖锐,常是政府心腹大患。
这些事态发展,已让习近平的保守本质不再具有任何疑虑,《海峡时报》援引香港大学政治专家林和立(Willy Lam)指出:“习近平会这么保守或许有点出乎意料,就算极力避免显露政治倾向,但在福建和浙江的领导经验表明,他更侧重于经济增长,可惜现在的习近平,恐怕比薄熙来还保守。”人生历经大起大落的薄熙来,本是习近平最强劲的对手,然而海伍德谋杀案让一切变了调,薄执政重庆期间,最着名的就是毛主义的复兴运动,“唱红打黑”毫不手软,被当作保守派的精神领袖。
林和立还指出,习近平极度重视对于军队的绝对掌握,若非如此,苏联式的崩溃很有可能重现;除此之外,“两个不能否定”也抓人眼球,尤其“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一句,展现对毛泽东的拥护,往最坏的方向想,纵使薄熙来倒台,我们却要担心毛主义在习近平身上复甦,这样的话,习近平跟薄熙来又有何差别?
习近平是万中选一的领导人,自然有其睿智之处,最重要的是,他一路隐藏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直到坐稳最高位。“党在高声唿喊政治改革的公民面前越来越脆弱,也越来越没有足以维护合法性的解释,”新加坡大学东亚研究所分析师薄智跃(Bo Zhiyue)告诉《海峡时报》:“为了避免事情变得更糟,他们必须采取最严厉的手段控制舆论。”
如果习近平继续往保守思想倾斜,中国未来十年要看见政治改革的机会微乎其微,我们更别忘了政治局常委会里保守派的多数优势,意味着当前总理温家宝退休后,最高领导层就缺乏倡导改革的勇士。姑且不论温的家族丑闻,他的确是中国最敢讲改革的政治人物之一,有些说法甚至不能通过国内审查,虽然温的政改之路走得艰辛,最起码给了自由派绵薄希望,但现在哪位政治局常委还会站出来唿吁大胆改革?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扮演重要角色 习公主“出山” |
2 | 小胡现身破传言 王沪宁赴疆目的曝光 |
3 | 鹅蛋为什么很少有人吃 也很少有卖 |
4 | 滚烫的开水千万别倒下水道 小心后悔都来不 |
5 | 邓婕现状:离婚成痛楚 养女愈发似丈夫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