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盗刷过信用卡、撞过车,美国生活才算完整了」。在美国信用卡被盗刷司空见惯,然而成熟完备的应对体系以及持卡人零责任的原则,让绝大多数受害者仍能放心使用信用卡,某种意义上也「宠坏」了持卡人,以至于有华人海归后,在中国大陆银行开通信用卡被盗刷时,信心满满以为自身权益能受保障,谁知却被银行「踢皮球」,追讨被盗刷款项难于上青天。
从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商学院毕业工作五年后,争取到以公司外派方式海归北方某省会城市的华人刘先生,为生活方便,在一家国有银行开通信用卡,然而月前他返美公干前一天,突然收到银行发来手机简讯警示,信用卡被连刷多笔,总金额超5万元人民币(约合8500美元)。刘先生第一时间致电银行热线,确认这几笔交易未经授权,银行告知他帐号已冻结,并提醒需要办理拒付手续。刘先生次日一早赶机场,来不及到银行办理手续,但心想已经电话确认盗刷,应该问题不大。
等两周后刘先生从美国回到国内,带着证件、信用卡到银行,银行方面一位负责人模棱两可的告诉刘先生,因为刘先生未及时办理拒付手续,钱已转入对方账户,这笔钱银行是否负责赔偿,需等银行方面调查才能知道结果,而调查大约需30个工作时间。「这算什么话?!我已经在第一时间通知银行,这笔钱银行完全可以扣住,不转入盗刷者的账户。一个月时间调查什么?查我的信用卡是真被盗刷,还是我自编自导自演这齣戏?」刘先生几乎要飙脏话,这时银行人员开始踢皮球,让刘先生「自己再问问信用卡中心」。过两日,他接到银行电话,表示银行赔付权限为损失金额的一半,刘先生气愤表示无法接受这一方案,银行称,会再尽量多争取一些赔付额,但不能确保可以争取到多少,言下之意就是「全赔?No way!」
刘先生还透露,他和银行交涉过程中,银行还让他先垫付盗刷款项,这样「赔付比例可能还会高些」。刘先生质问,「这笔钱为什么要由我来垫付?为什么不能你们银行付?我付不付,跟你们是否该赔付、该赔付多少,有直接关系吗?」
刘先生表示,不是第一次遭遇信用卡盗刷,在美期间也开通不少信用卡,一卡曾被盗刷4000多元,接到银行警示电话,只需确认盗刷,一切交给银行处理即可,平时多刷、错刷的小额交易也有过多次,但也只需一通电话或网上通知客服,就没有问题,凸显中美信用卡制度的巨大差距,「中国现在物价、房价都与国际接轨,银行怎么不下点功夫,与国际接轨?」
圣盖博华人上班族徐小姐月前信用卡也被盗刷2000多元,一早接到银行连番警示电话轰炸,急忙致电客服,关卡、拒付、发新卡,银行handle一切,自己不操心。后在微信上与留学美国后海归的闺蜜聊起这次事,闺蜜感触颇深,「还是美帝的银行好啊!」原来闺蜜在国内银行开的信用卡不久前也被盗刷2万元人民币(约合3500 美元),然而与银行甚至警察局、刑侦队「扯皮」许久,「要拿回赔付是mission impossible了」,最终关卡、认栽。
在美国留学工作时「钱包里信用卡不少于一打」的Shirley前年海归到北京后,也听闻国内同事多起信用卡被盗刷难刷而求偿无门的事件,因此开卡就饱受很多,两张信用卡在手,却「总觉得危险,不敢刷卡做更多事」,每张卡信用额度保持在最低额度,签名前再三小心核对。但这样让人毫无安全感的信用卡,令Shirley感觉「除了装 13,真没别的用处了」。(记者骆舒娴洛杉矶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