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假期,北京人的话题,除了看月亮的圆缺,还有政情的阴晴。而政情阴晴中,薄熙来案节后的宣判,是最热的话题。这个最热的话题中,薄熙来到底是重判还是轻判,又是热中之热。
中秋节前,山东济南法院公告说要于9月22日,对薄熙来案一审宣判,这事既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又惹来各式各样的说法,比如有人认为,那些干政法的人就是缺德,偏偏要在中秋节前,给薄熙来这人未亡而家已破的人再来一棒。
但人们更关注的,还是薄熙来案如何判,一个是杀不杀,另一个是如果不杀,会重判还是轻判。
薄 熙来案8月开审以来,中共政法当局即组织一批御用法律专家,如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赵秉志、政法大学教授樊崇义、顾永忠、武汉大学教授莫洪宪之类。在大小 报章上评论薄熙来案。这些文章角度不同,长短有异,但有两个共同点,一是说薄熙来有罪,不管他自己怎么辩护都有罪;二是强调审判程序是公正的,结果是正义 的。
这些法律专家,说的都是废话,他们也只敢说废话,不敢谈人们最关心的话题,薄熙来怎么判。
薄熙来怎么判,跟薄熙来拒不认罪,甚至跟薄熙来的具体罪行,有关系但关系不大。这是因为,薄熙来案是政治案当刑事案办,是重罪当轻罪判,这由今次审判薄熙来,提出的罪名、限定的罪状、列举的涉案金额等等充分显露。
既然罪名只是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既然案件没涉及人命、涉案金额也就区区数千万元人民币,那就可得出两大结论,一是薄熙来罪不至死,没有死刑和死刑缓刑可能;二是刑期不轻不重,只参考前面两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办,坐20年牢的可能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