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研经费的监管成为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有人大代表揭发,有科研专家拿经费给情妇做美容。在科教兴国的旗号下,科研资金被上下其手,成为腐败基金,已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一二年中国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大关,跻身世界前三,在新兴发展国家中居领先地位。然而,中国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却在三十名以外,显而易见,巨额科研经费的很大一部分是被腐败了。科研经费早已成为唐僧肉,大到发放工资、福利、建经济适用房、购买汽车,小到餐卡增值、交电话费甚至报销车票,在一些已曝光和查处的科研腐败案例中,科研经费几乎「无所不能」,成为人人都想吃的唐僧肉。
比如,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在科研经费中列支工资福利费等一千二百多万元;科技部所属知识产权中心在课题经费中列支职工食堂餐卡充值费十三万余元。更有甚者,浙江大学教授陈英旭授意学生以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约等手段,将一千多万元科研经费佔为己有。这名教授的贪污纪录,不仅在学术界「独佔鰲头」,就是比起被调查的省部级高官也毫不逊色。
弄虚作假 套取经费
据统计,中国科研人员三分之一时间跑项目,三分之一时间开会,剩下三分之一时间搞科研,科研费变成了公关费,即使搞科研的也有很多是弄虚作假。中国所谓的科技评奖,有的看上去「亮丽」的材料,其实是不同的人发表的成果拼凑在一起,然后找专家签字,黑箱操作,套取科技经费。广东省科技厅原厅长李兴华早前被双规,便是以科技创新为名,将科技经费打入自己佔股份的公司,骗取民脂民膏。
以论文论英雄也是中国科技界的一大弊病,发了论文,项目主管单位就好说话,对个人晋升、评职称也都很重要,因此,花钱发表论文成为中国科技界的特色。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涌天披露,以他所在领域的一本国外学术期刊为例,一年发表的三千多篇论文中,四分之一来自中国,每篇论文要收近一千八百美元的版面费,中国一年给这一本刊物交纳的版面费就超过一百万美元。单单一个领域已是如此骇人听闻,整个科技界到底有多少经费被用来买论文呢?这怎么可能推进科技创新呢?难怪有人说,所谓科教兴国,其实就是一个大骗局。
要杜绝科研腐败,最重要的是公开,将经费的划拨、项目的研究进度公之于众,接受外界的监督。中共第五代通过反腐整风,三公经费节约了百分之三十五,但如何应对科研腐败,至今仍没有拿出良策,每年上万亿元的科研开支处于高危状态,如何通过体制改革管住经费,严打科研腐败,将成为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一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