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副书记杨晓渡日前一番表述,引发了中共有意启动特赦令的解读,乃至有分析认为,这是否为特赦「老老虎」周永康而放出讯号。
杨晓渡表示,「(中纪委今后)重点查处十八大后还不收敛不收手的、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干部,形成有力震慑,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其实,有关特赦的话题并不新鲜,早在十八大前后,一些学者也曾提出过,并引起社会极大争议。更早前,中共还曾考虑过仿效香港当年的特赦做法,以启动新的廉政制度。
现在未有迹象显示当局会启动特赦,若杨晓渡此番表态是北京一次试探,可以认为,特赦贪官可以,但必须着眼于政改,只为反腐着想没有意义,也难过民意关。事实上,学者一二年抛出该话题,也是为了用赦免贪官原罪,打开政改缺口。
说到底,内地目前的问题主要受制于政改不深入。而政改所以不深入,又是因为这是一场触动现行体制的大变革,现行体制的受益者,未来将很可能成为被改革的对象。贪官作为非法的受益者,无疑是改革的对象,问题是,他们握有权力和资源,如果他们对政改有牴触,甚至反对改革,除非政改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激烈形式,否则难以推进。实际上,激烈的政改方式,代价同样巨大。
两害相权取其轻,赦免贪官罪行,换其支持改革,就成了虽不令人满意却最具可能性的选择。对贪官来说,掌权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权力获取制度外的腐败收入,当腐败的成本很大、风险很高时,他们就不会去搞腐败,转而利用手中之权博取为民服务的名声。在目前体制下,贪官的收入大于风险,而政改则会提高其腐败成本。假如赦免其罪行,保证他们在政改后不会被追究,就有动力不再反对改革,并可能支持政改,毕竟他们很清楚,能让他们从容腐败的体制不可能永远持续,早晚会被清算。
特赦贪官的必要还在于,腐败更多因为制度所然。国家向腐败分子让一部分利益可以视为制度不健全的代价,是「以退为进」。从中国改革的进程来看,早期改革的「双轨制」,实际就是一种用腐败唤起体制内掌权者对制度改革的放行。特赦贪官也可看作是对腐败的「赎买」。
改革不可能有最优方案,总是在现实条件约束下推进,改革本身意味着妥协。为中国的长远利益出发,对贪官实行特赦是可行的。为使特赦政策得到理解和支持,有必要指出,特赦不是对贪官过去腐败行为一笔勾销,若案件涉及官员过去贪腐行为,虽可免受刑事处罚,但不义之财必须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