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政治局常委七巨頭中,王岐山(圖)排名屈居劉雲山之後,但論實際權力、影響力,中紀委書記王岐山都遠勝主管意識形態的劉雲山。盛傳中紀委查案緊盯劉雲山的公子,令「兩座山」的衝突備受矚目,最新的進展是,中紀委公然插手意識形態,直接要削劉雲山的權。
中紀委駐中國社會科學院紀檢組組長張英偉,上周公開指摘社科院的意識形態存在「四大問題」,包括穿上學術隱身衣製造煙幕、利用互聯網炮製跨國界的歪理、每逢敏感時期進行不法的勾連活動、接受境外點對點的滲透。措辭之嚴厲,令輿論譁然,但其矛頭不只針對社科院學者,更針對主管意識形態的劉雲山,間接批評他未盡守土之責。
其實,中紀委撈過界早有先例。今年3月,王岐山在全國人大會議上大談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感嘆韓劇佔領了中國。而宣傳部門大舉封殺美劇時,《紙牌屋》又因有王岐山撐腰而倖存。中紀委官網前日又發表「從《紙牌屋》熱透視西方發達國家腐敗現象」的評論,指摘西方發達國家是「腐敗問題國際化的始作俑者」,再次拿外國電視劇說事。
中共十八大後,中紀委權勢膨脹已令人側目,如今「東廠」插手學術及影視管控,更令人反感。但有御用學者把意識形態問題歸為政治紀律問題,為中紀委插手意識形態管控製造依據,無非是要為王岐山削劉雲山的權營造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