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与俄罗斯结盟 会让中国信心倍增

www.creaders.net | 2014-07-28 20:03:49  南早中文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如果美国继续对中俄实行目前的遏制政策,则中俄两国很有可能结成反西方联盟。

  要发动世界大战,必须有两个庞大阵营的存在。

  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和主战场都在欧洲,但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无可避免地爆发,则最有可能在亚太地区爆发。许多学者和政界领袖都发现,一战前的欧洲同眼下的亚洲有诸多令人震惊的相似之处。目前亚太区安全局势的特点是:各国之间出现主权纠纷,国家不分大小都有民族主义情绪升温现象,大国之间相互竞争──这一切与一百年前的欧洲越来越相似。

  世界大战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军事冲突:几个超级大国分别领衔两大联盟对战,而两大联盟各自掌握的战略资源不相上下,任何一方都无法轻易、快速地打垮另一方。亚太地区会不会爆发这样一场战争?

  眼下,正在崛起的中国雄心日壮,按形势看来,有可能同亚太区当前的霸主美国爆发冲突。这与一战前英德两国对立的情况何其相似!但即使中国一如所料地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并设法拉近与美国军力的差距,仍远远不足以挑战美国霸权。因为中国要应对的不仅是美国,还有美国的盟国,如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可能还包括印度。

  中国当前只有一个正式盟友——朝鲜。巴基斯坦可被视为某种意义上的盟国,至少针对印度的时候如此。不过,尽管这两个国家对中国来说都有其价值,但算不上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资产。中国缺乏有真正实力且可以依靠的盟国。唯一可选的只有俄罗斯,与俄罗斯结盟无疑会令中国信心倍增。

  有了俄罗斯这个密友,中国的北方边境就安全了,还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口俄罗斯自然资源。一旦中国同西方国家发生严重冲突,美国及其海上盟友必然将实施海上封锁,其时中国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如果中俄结盟,两国就能控制中亚和蒙古,将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外部势力全部逐出,中国还可以利用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军事工业设施和庞大的军事基础设施。中俄联盟最终可能形成一个控制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欧亚联盟,堪比德意志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中部形成的同盟国(Central Powers)联盟。

  西方国家倾向于低估中俄联盟的潜在影响,往往将之视为根基不稳的“便利轴心”(axis of convenience)。这种观点认为,俄罗斯不愿同中国正式结盟,因为其对崛起中的中国既不信任又充满担忧。这种观点的最大问题在于,俄罗斯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构成的威胁远远超过中国。俄罗斯国内一般认为,未来至少二十年内,中国对俄罗斯不会构成威胁,中俄两国的共同敌人是美国。

  用“联盟”一词来形容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不准确,但两国关系显然日益巩固,最近签署的天然气大单就是诸多证据之一。俄罗斯也乐意向中国出口自己最先进的武器,中俄双边军演的规模也持续扩大。

  乌克兰危机很可能成为转折点,确立了欧亚联盟的命运。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惩罚和孤立,令俄罗斯进一步向中国靠拢。而中国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所作所为和吞并克里米亚的做法持“善意中立”的立场,也相当耐人寻味。可以想见,当中国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卷入纠纷时,也会希望俄罗斯秉持“善意中立”态度。

  中俄两国领导人的个性将是决定中俄联盟性质的重要因素。普京和习近平都是专制政权的领导人,两国外交政策几乎都是由他们决定。两人似乎相处得很好,对严酷的现实政治(realpolitik)都颇有心得。当前的西方领导人外交表现不济,“普习”二人组将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抗衡西方。

  普京和习近平未来多年仍会继续掌政,这一点至关重要。普京很可能寻求2018年连任,而习近平会掌权直到2022年,之后仍可能继续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

  国际秩序正处于关键点:美国为首的单极格局势力减弱,国际新秩序正在成型。关键问题在于,即将形成的新秩序是多极、灵活的权利平衡格局,还是全球分裂为两个敌对阵营。

  一个巴掌拍不响。同样,要发动世界大战,也必须要有两个庞大阵营的存在。实际上,其中一个阵营已经成型逾60年,其以美国为首,同盟包括欧亚大陆西部的北约(Nato),以及东亚地区的“轮轴式”(hub-and-spoke)安保体系。另一个阵营为中俄联盟,这个阵营能否成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如果美国继续对中俄实行目前的遏制政策,则中俄两国很有可能结成反西方联盟。

  一战爆发的原因很复杂,但最重要的因素是欧洲分裂成了两个敌对阵营:一个是法国、俄罗斯和英国的协约国,一个是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的同盟国。一个世纪过后,如果全球再次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其结果必然同样悲惨。

  欧亚大陆上的各个国家,可以效仿19世纪的欧洲协调(Concert of Europe)机制,构建一个稳定的多极秩序,避免发生灾难性的后果。中俄美三方作为欧亚大陆的主要势力,可以合作构建多变秩序的雏形,其他国家也可以参与其中。这无疑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但若着手行动起来,我们至少能够汲取历史的教训。

  作者阿尔乔姆?卢金(Artyom Lukin)是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Far Eastern Federal University,校址:俄罗斯海参崴)地区及国际研究学院(School of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副教授、研究部副主任。本文是德国富尔达应用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Fulda)安德雷斯?赫伯格-罗斯(Andreas Herberg-Rothe)研究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意在探讨1914年的世界大势可为崛起的亚洲提供何等借鉴。  (翻译/Lily Lou;编审/Alison Yeung)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美国股市传出大消息
2 下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北京彻底露馅
3 突然!一封“倒习书”疯传
4 中国的大萧条,就要来了
5 朝鲜士兵遭屠戮画面被公开!乌军直呼“不敢
热门专题
1
叙利亚
6
万维专栏
11
中共两会
2
苗华被抓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川普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俄乌战争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中美冷战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