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逾两周的「占中」,西方媒体称之为「雨伞革命」,在香港一些人将其叫做「港版颜色革命」。其中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倒梁」。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昨日接受采访表示,「占中」违法活动就像世界上一些地方所上演的街头政治一样,是一场「颜色革命」,相当危险。他对「占中」事件发生以来特区政府的表现给予肯定,认为「香港特区政府顶住极大压力。梁振英是硬骨头,敢于承担」。这是对「占中」性质的精辟分析,是对梁振英和特区政府依理依法处置事件的赞赏。
现在看来,「倒梁」阴谋的脉络已十分清楚。「占中」发起前,罢课学生要求与梁振英「对话」,但却冲击准备对话的特首,破坏对话环境,随后出现「抓拿梁振英」口号。「占中」发动后,政府驱散企图包围冲击政府总部的违法学生,使政府总部免被「占领」,于是「梁振英下台」成了「占中」诉求之一。一些政党团体和人士故意将「谁下令施放催泪弹?」小问题放大,以此「逼梁」;学联在与政府对话要求中甚至「排梁」。
更为诡异的是,「占中」第十日,澳洲传媒突然爆料,指梁振英参选特首前后,以戴德梁行董事身份与澳洲企业(UGL)签订秘密协议,换取五千万港元报酬,藉此又掀一阵「倒梁」恶浪。尽管政府及梁振英本人透过媒体公开作出解释,但依然有人死咬不放。
面对如此巨大政治风暴,梁振英能够任凭风浪起而毫不退却,缘由除了陈佐洱比喻的「骨头硬」外,关键在于中央政府信任支持,在于期待落实普选、反对「占中」的大多数民众拥护和跟随。民众知道,在政改关键时刻,挺梁就是挺港,就是拥护中央对港方针政策不变。
「占中」注定烂尾,必定失败。但其仍未结束,伤害在继续,不可掉以轻心。梁振英日前在广州出席活动,重申不会辞职,希望在无大冲突下,尽快让香港社会各方面恢复正常。香港有这样的硬骨头,的确是运气,是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