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持续了近20天的“APEC蓝”止于11月18日,从当天起,11月份还未光顾过的重度雾霾天气再次“返回”北京。据中国环保部11月21日通报,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预测,11月22日-26日,京津冀中南部区域可能出现连续重度至严重污染过程。当天有媒体报道称北京正在研究6条城市风道,拟借此“引风入城”,进而达到部分驱霾的效果。
陆媒《新京报》21日报道称“北京正研究6条主要通风廊道,以增强通风潜力、缓解热岛效应”,该报道认为,这6条通风廊道,同时也是引风入城的除霾通道。
北京规划城市风道的消息并不新鲜,2014年7月份,就有报道称“国家和北京的气象部门正在研究北京的城市风道,正在修订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将有专门章节阐述城市通道内容”。
所谓城市风道,参与《武汉市城市风道规划管理研究》的李军认为是“宏观上为城市近郊区新鲜空气进入城市内部提供条件,微观上利于形成局地环流,以改善街区小气候的地区。”也就是将郊外空气引入城市的通道。
李军认为,城市风道的主要意义还是在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即将郊外的冷空气引入城中,降低城内温度。如果城市内外的冷暖气流能够形成对流,则确实有利于驱散城里的污染。
但这种“引风入城”的方式,对治理雾霾的作用非常有限。“只能在城市局地范围、暂时性地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李军说,在静风天气,即便引风入城,也顶多是将一个街区的污染吹到另一街区,或者是将城市的污染带到城郊,“并不能完全解决大范围雾霾的问题”。
据报道,这六条规划中的北京城市风道,其实也主要是为了缓解热岛效应。参与此项研究的北京市环科院生态与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刘春兰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北京主导风向上,留出城市风道的空间,这对污染物、城市内部热量和废弃物疏散等都有作用。而6条通道的提出,也正是“根据目前北京中心城区的通风潜力和热岛分析结果”。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2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3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4 | 6万亿美元就要被美国收入囊中 |
5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2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3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4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5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6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7 | 比亚迪无锡、成都工厂爆发罢工抗议 |
8 | 北京突然出手 考验川普的时刻来了 |
9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10 | 传北京4月将有大动作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