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國CNN駐北京分社社長吉米(Jaime A. FlorCruz)從1971年開始,吉米在中國待了43年,先後見證了中國5任領導人,也目睹了中國43年來的巨變。他在時代周刊北京分社工作了近20年,2001年轉到CNN。
李克強沉穩 薄熙來能侃
記者: 你在中國44年,期間沒有想過離開中國嗎?
吉米: 早一些時候也會想家,一直到上大學也是想回國或者到其他國家去,但當我能回去的時候——1983年,就決定在中國待下去了。 因為當時我的記者職業已經開始了,在美國《時代》周刊北京分社工作。我沒有很充分的理由去別的地方或者回國。當時我已經意識到,中國這麼大的國家肯定是新 聞的亮點。2001年,我又到了CNN。
記者: 你來到中國的時候,正是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當時對文革怎麼看?
吉米: 不是說文革要一分為二地看麼?當時以為是有一定的正面用處或者是出發點,後來聽朋友們講對他們的生活、職業、未來都造成了不少災難或者說困難,慢慢才體會到文革的後果。我們在(文革的)外圍,或多或少地有限制,比如在生活和文化上有各種限制。
記者: 你是1977年進入北京大學學習的?那時中國剛剛恢復高考。
吉米: 是的,我作為外國人,沒有參加高考,只是考了我的中文水平。因為來到中國以前我已經上過大學了,在中國也想深造,就報名上北大本科。我被北大歷史系錄取。當時外國留學生大概有200多個。那時,我是二十六七歲。在學生裡面算中等年紀,有的學生30多歲,還有中學剛畢業的,才十幾歲。但是大部分是和我年齡差 不多的。
記者: 在北大時,你和李克強、薄熙來都是同學?
吉米: 是的。李克強是法律系,和薄熙來一起上過一些歷史的課程。
記者: 你當時知道李克強嗎?
吉米: 知道,因為他是學生會的幹部。當時只知道他是一個比較積極、穩重的學生。
記者: 你和薄熙來是同班同學?
吉米: 他是世界史專業,我是中國史專業,某些課程是同班上課。 平常吃飯的時候也有接觸的機會,當時有飯票,自己帶飯盒買飯。在圓桌邊吃,沒有凳子就站着吃,一邊吃一邊聊。薄熙來是屬於比較敢說外語。因為我是外國人,有的同學也會來找我練練外語,有時候聊聊政治歷史,或者我的國家情況怎麼樣,但我想他們的目的就是練習外語。
記者: 你當時和薄熙來聊些什麼政治話題?
吉米: 具體話題不太記得,當時由於中國剛剛進入改革開放階段,鄧小平剛剛復出,毛主席去世一年。我們的很多話題不是講學校,都是講國家大事,或者中國往哪個方向走,中國怎麼改革,中國前幾年的狀況為什麼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跟課程有時候有關,有時候無關。我覺得我在課外獲得的比在課內多。
最愛七八十年代的中國
記者: 你當時覺得中國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
吉米: 當時我跟中國人一樣,不知道中國應該往哪個方向改革,只知道中國在某些地方是失敗了或者是出現問題了,關鍵是,那個時候談改革開放,開放是需要的,向國外學什麼,保留什麼。
記者: 你當時在中國也很關心政治?
吉米: 當然了,當時的大學生不關心政治就是很特別的了,當時大學和國家的氣氛就是講政治,正好國家是處於該改變而不知道怎麼改的階段。
記者: 你經歷過中國上世紀70、80、90年代,還有21世紀的前兩個十年,中國發展很迅速,最喜歡哪個年代?
記者: 最喜歡七八十年代,在北大的時候,對我來說是最開心的一個階段。 一方面既接觸了很多人、事,經歷很廣,正好中國處在一種馬上要爆發力量的階段。我的同學都是從各個地方,有豐富社會經驗考上的北大,所以我從他們那裡得到了不少精神財富和知識。 更重要的是,我對中國的了解從那個時候有所加深。當時的生活也比較輕鬆,沒有太多的包袱和負擔。住在宿舍,上課,課外活動。中國也允許有一些舞會,電影也開始放了,人之間的關係也開始正常化了。
記者: 那個時候的大學可能比現在還要開放,百家爭鳴。
吉米: 在北大,當時搞了一個選人民代表的競選,我們都很興奮。有幾個大學生競選當地的地方人大代表,實際上是很簡單、很基層的,但也是很獨特的事情,或者說實 驗。只有那麼一次。 最重要的是,競選的過程,像是競選總統的感覺。在禮堂裡面,學生們遞交問題,現場回答。(問題)都是些國家大事的問題,都是很大的問題。那是時代的一個產 物,當時都在摸索、在實驗,那也是北大的傳統。很激動人心的。
記者: 你接觸過哪些中國領導人?
吉米: 接觸有不同方式,參加過發布會或者記者招待會,真正單獨採訪過得就是江澤民,當時他擔任上海市長。朱鎔基參加過一系列記者發布會,跟隨他訪美;胡錦濤、習近平是記者招待會,沒有單獨採訪。
中國人光向錢看
記者: 有一個說法,外媒一直關注中國的負面,外國領導人就覺得中國是一個落後的國家,然而突然有一天中國的GDP世界第二了。在你看來,這是真實的情況嗎?
記者: 這是真實的一部分,中國崛起成為經濟發展的世界第二的大國,不見得中國就沒有窮人了,或者沒有問題了,何況我們經常接到投訴電話。 中國確實崛起了,比以前富多了。我想中國領導人也認可這一點,雖然中國發展很快,但也面臨很多問題。
記者: 你認為和中國人在價值觀上有什麼區別?
吉米: 不會有根本上的區別,只不過是近幾年,中國國內的價值觀有些混亂。我們比較重視家庭和個人之間的關係,追求和主張和他人相處,為社會做出貢獻,追求所謂比自己更高的(價值)。 中國傳統的價值觀應該也是一樣的,只是近幾年中國有一些人,有些模煳,找不到個人的(價值)。我想中國的官方媒體和中國政府也意識到這一點——精神危機。 我覺得,中國最起碼一部分人還在摸索。中國最大的挑戰,是怎麼能把這麼大的國家保持一種明確的凝聚力,光追求金錢肯定是不夠的。我想,近幾年中國面臨着這樣一個問題。
當前新聞共有0條評論 | 分享到: |
|
||||||||||
評論前需要先 登錄 或者 註冊 哦![]() |
24小時新聞排行榜 | 更多>> |
1 | 除了中國沒人買!美國“這產品”訂單無處可 |
2 | 美國與第一個國家達成貿易協議! 股市上漲 |
3 | 人民幣徹底歇菜了 |
4 | 中共對朝鮮突下重手 平壤急大規模召回 |
5 | 川普剛剛拍板 減免25%關稅 |
48小時新聞排行榜 | 更多>> |
1 | 風向突變!歐盟宣布… |
2 | 震撼!華南理工院長發出反共檄文 |
3 | 除了中國沒人買!美國“這產品”訂單無處可 |
4 | 關稅戰下,中國出現“災難性”場景 |
5 | 撐不住了 一線城市也開始斷崖式下跌 |
6 | 美國與第一個國家達成貿易協議! 股市上漲 |
7 | 馬斯克DOGE出成效了 |
8 | 北京的情況“非常非常不對勁” |
9 | 人民幣徹底歇菜了 |
10 | 中共對朝鮮突下重手 平壤急大規模召回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復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