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万达的一份财报显示,万达集团豪掷3.15亿美元牵手国内第四大非金融支付机构“快钱”,而且这一次王健林的霸气再次得以彰显,以绝对控股的形式并购快钱,从而正式杀入“老对手”马云腹地。
继与阿里、腾讯尝试洽谈线上支付合作遇阻后,日前万达的一份财报显示,王健林最终选择牵手国内第四大非金融支付机构“快钱”,而且这一次王健林的霸气再次得以彰显,豪掷3.15亿美元(约合20亿元人民币)实现对快钱的绝对控股,从而正式杀入“老对手”马云腹地。
据悉,这起并购是万达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首个布局,双方此番合作的重点主要在两方面:以快钱为核心推进万达的互联网金融战略布局,以及万达的O2O(线上到线下)布局。双方希望,在经营经验数据的过程中,此次合作能实现资产的闭环、支付的闭环、营销的闭环,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圈。
运营“投融资与互联网金融实战总裁研修班”培训项目并即将于2015年3月正式开班的社科院分析认为,此次万达入主快钱,毫无疑问的是剑指互联网金融。对于以传统地产起家的王健林而言,快钱的第三方支付身份及牌照等资源,对于万达的快速转型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对于王健林此次采用绝对控股的方式入主快钱,表面上是前首富的霸气表现,但其背后是王健林惯有的商业作风。更重要的是,采用绝对控股,才能让王健林在运用快钱这一招棋的过程中更加主动自如。
快钱成立于2005年。2011年5月,快钱与支付宝、银联商务等一道,从央行手中拿下了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快钱方面透露数据显示,2014年交易流水规模超过2万亿元,与超过200家金融机构合作,拥有360万企业合作伙伴。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4年第3季度《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市场季度监测报告》,快钱交易规模位列银联商务、支付宝和财付通之后排名第四。
不过,快钱负责人早前曾公开宣称,永远不和马云抢生意。而事实也证明,目前,快钱的绝大部分业务来自于企业客户应用。航空、保险、教育、物流、金融软件等十几个行业,是快钱最主要的应用领域。而马云的支付宝业务主要针对个人用户,从目前来看,双方的商业触及面的确没有正面交锋。
长期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社科院认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渗透与演化,线上与线下、企业与个人,在未来的商业时代不可能界定的那么清晰。就比如从去年双十一开始,支付宝就在全国大型商超力推商家扫码进军线下收单,而此次牵手万达的快钱,未来也将毫无避免的要对接线下支付市场。
王健林日前还豪气地表示,快钱2015年的收入要达到29亿元。快钱能否成功挽救身处电商时代危机处境的万达,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