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王健林自救八年 万达怎么还在悬崖边

www.creaders.net | 2025-05-27 22:43:20  冰川思想库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昔年首富王健林,还在甩卖自己的家当。

  2025年5月,王健林又一次把核心资产拿出来,计划将旗下48座万达广场打包出售。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近日披露的信息,太盟投资集团(PAG)联合腾讯、京东、阳光人寿等机构设立的合营企业,拟收购大连万达商管旗下48家公司的全部股权。根据列表,这48家目标公司分别对应北京、广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等多个一、二线城市的万达广场项目。

  也就是说,你家门口的万达广场虽然名字还叫万达,但很可能已经不再属于王健林了。这也难怪,曾经驰骋热搜、有娱乐圈纪检书记之名的王思聪都消失许久了。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今天关于首富的神话,早已经和地产没什么关系了。

  01

  卖掉万达,毫无疑问是王健林不得已的选择。

  要知道,万达广场是大连万达集团最核心的资产,目前全国一共开业了400多座万达广场,万达不仅有运营权,还以重资产的形式持有大部分资产。

  5月27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王健林所持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超3亿股权已被冻结,执行法院为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法院。

  今年以来,王健林所持有的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万达体育有限公司、珠海万达锐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部分股权先后被冻结,合计被冻结股权数额超4.9亿元。

  说起来多少有些悲凉,这点数字要换在十年前,对于王健林来说,也不过是几个小目标而已。但现在却令他不得不靠甩卖万达最核心的资产来缓解危机,可见其目前现金流之困。

  从万达危机的直接原因来看,对赌协议的“爆雷”是重要导火索。

  2021年,万达商管与投资者签订协议,承诺2023年底前完成港股上市,否则需以8%年利率回购380亿元股权。由于上市失败,融创、苏宁等债权人启动仲裁追偿,触发股权冻结以保全债务清偿。

  尽管卖掉部分万达广场可能是为了缓解短期流动性危机的一个必要步骤,但从长远看,如何有效降低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才是王健林的万达集团需要长期面对的真正挑战。

  一个没有未来增长可能性的公司,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02

  客观地说,环顾整个房地产行业,能做到今天这步,王健林已经非常不容易。

  从本次接盘万达的企业名单来看,基本上都是“熟面孔”。到了今天还有朋友们愿意接盘,这也足以证明王健林当年的人缘还是不错的。

  相比他的同行们,王健林已经强了不知道多少倍。早在房地产危机显现之前,这位昔年首富就已经嗅到了危机的信号。

  在2017年,王健林将万达旗下的77家酒店以约20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富力地产,同时将13个文化旅游项目以43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融创中国。这一系列动作被外界解读为万达开始从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模式转型的重要标志。

  通过出售这些资产,万达不仅回笼了大量资金,还减轻了自身的负债压力。与此同时,王健林宣布万达将不再单纯依赖于房地产业务的增长,而是转向更加注重服务、文化和娱乐等多元化发展的方向。

  事后看来,王健林的决定显得非常具有预见性。

  随着监管部门对房地产金融风险控制的加强,以及“房住不炒”政策的实施,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增长逐渐放缓,许多曾经激进扩张的房地产企业都陷入了债务困境。而万达通过提前布局,避免了更为严重的财务危机。

  这些举措显示了作为老江湖的首富对于市场趋势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尽管后来万达集团仍然面临了不少挑战,但相比那些未能及时调整策略并最终陷入更大危机之中的同行们,王健林显然走在了前面。也正是因为他的远见,万达才得以度过最坏的时刻。

王健林自救八年  万达怎么还在悬崖边

(资料照片)

  03

  有句话说,一个人的命运固然需要靠自己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尽管首富早早就看到了危机的端倪,可从近期的一系列进展来看,危机始终都未曾消除,还有继续加剧的趋势。

  房地产行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调整。尽管王健林早在2017年前后便敏锐地意识到行业拐点的到来,并率先推动轻资产转型,但随着政策调控的深化以及消费市场的有待提振,这场行业危机只是从水面上转入了水面之下。

  对于万达集团来说,到了今天,尽管最坏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了,可它所面临的挑战已从单一的流动性压力演变为长期压力,而这所折射出的,是整个行业在高杠杆、高周转模式下的深层矛盾。

  城市化进程放缓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住房需求结构性萎缩,三、四线城市库存高企、空置率攀升,而一线城市土地成本与房价倒挂现象加剧,开发商利润空间被无限压缩。

  另一方面,房企融资渠道受限,尤其是表外融资工具的监管趋严,使得依赖高负债扩张的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以恒大、碧桂园为代表的头部房企债务危机,不仅暴露了行业过度依赖金融杠杆的脆弱性,也引发了上下游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2.77万亿元,同比下降10.3%,降幅较1—3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9.6%,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根据中指数据,4月,300城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面同比下降1.4%,房企拿地意愿降至历史低位,行业整体进入深度调整期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尽管王健林可以通过出售核心资产回笼资金,短期缓解债务压力,但长期来看,这种“断腕式”自救并未触及债务结构的根本问题。所以一定程度上,万达的困境,也是整个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的缩影。

  当资本从地产大规模转向AI、半导体等硬科技领域,房企被“遗忘”不仅是市场选择,更是中国经济告别土地财政依赖、重构增长动能的必然代价。

  从万科被国资接管到万达的资产甩卖,曾经头部龙头房地产公司的困境,事实上预示着的是旧模式的终结已不可逆,而新生的阵痛仍将长久持续。

  万达的命运是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终结的注脚。过去“胆大为王”的扩张逻辑已被“碎银时代”的精细化生存取代,而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在政策调控与资本博弈中的腾挪空间日益逼仄。

  留给王健林的时间和空间,确实都已经不多了。

   0


相关新闻
王健林现身骨瘦如柴,王思聪国外逍遥自在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 “熟人团”接盘
王思聪卖起平价牛排中国前首富王健林现状太惨,还在努力还债
万达80亿股权被全部冻结 未来充满变数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全球最小的发达国家,快被中国人买下了
2 习明泽哈佛照曝光
3 变天了?任志强狱中获高规格探视
4 想不到,他或将在四中全会接棒总书记?
5 传继上海后 厦门也禁止出国
热门专题
1
四中全会
6
何卫东
11
叙利亚
2
中美冷战
7
AI
12
苗华被抓
3
川普
8
中共两会
13
美国大选
4
俄乌战争
9
大S
14
以哈战争
5
万维专栏
10
洛杉矶大火
15
巴黎奥运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