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終,老子搶了兒子的女人。天寶4年,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玉環被冊為貴妃,一直到她縊死馬嵬(年38歲),她都是這個名號,故後世稱其為“楊貴妃”。
野史中流傳楊貴妃每天要洗三次澡,而那時民間有“洗三”(或稱“三日洗兒”)的舊俗,盛行於唐代宮中。說的是嬰兒出生三天,要鄭重地為小兒舉行出生後的首次儀禮,因為儀式一定要包括給嬰兒洗浴,故叫“洗三”,或“洗兒會”。
這是大喜事,要對下人有所賞賜,所賜金錢就稱為“洗兒錢”。 “三日洗兒”這天,主人設宴款待來賀的親友,俗稱為“湯餅會”。湯餅,其實是湯麵。相當於現在的“長壽麵”,過生日、“三日洗兒”、辦滿月都必不可少。
有關“三日洗兒”的的習俗,唐代詩人王建的《宮詞》之七十一寫道:“日高殿裡有香煙,萬歲聲長動九天。妃子院中初降誕,內人爭乞洗兒錢。”現在,在南方的農村還流行為嬰兒“洗騷”(廣州話把嬰孩稱為“騷蝦”),但日期並不固定為第三日,可以從黃曆中選一個吉日而行之)。
於是,好事者就順理成章地把楊玉環勸說成 “三日洗兒”。關於楊貴妃為乜要每天“三洗”,引起一些後世文人的探秘,有一種說法是很荒誕的:楊貴妃與安祿山關係不一般,“三日洗兒”,分明是找藉口和安祿山洗澡調情,是大張旗鼓偷情,是在“玩水水”!
但古月清照認為,這個可能性性微乎其微。且不說偷情到如此大張旗鼓,唐玄宗不是“呆佬”,這頂“綠帽”不是兒戲,同皇帝老子爭女人?剛進京不久的安祿山還未有此膽量吧?楊貴妃不顧皇帝老公的感受,公然給成年乾兒子“洗三”,我相信她也沒有此膽量!
唐人姚汝能的《安祿山事跡》記載過:“(安祿山生日)後三日,召祿山入內,貴妃以繡繃子繃祿山,令內人以彩輿舁之,歡呼動地。玄宗使人問之,報云:‘貴妃與祿山作三日洗兒,洗了又繃祿山,是以歡笑。’玄宗就觀之,大悅,因加賞賜貴妃洗兒金銀錢物,極樂而罷。自是,宮中皆呼祿山為祿兒,不禁其出入。”
另有唐代文學家元稹的《連昌宮詞》也寫道:“祿山宮裡養作兒,虢國門前鬧如市。”
從這些史料中,似乎看不出安祿山與楊貴妃有一腿,兩人關係看起來挺清白的,只不過是楊貴妃為取悅唐玄宗,和乾兒子合演了一出鬧劇逗唐玄宗玩。相信唐玄宗再大方,再寵愛自己的女人,也做不到讓自己的女人當着自己的面與別的男人調情,還大悅吧?天下哪有自己給自己找綠帽子戴的男人?
但青年作家、書評人李陽泉在其《中國文明的秘密檔案》一書中稱其為“最曖昧的‘洗三’”,寫道:唐玄宗寵幸楊貴妃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然而,楊玉環卻不甘心只占有一個皇帝,偏偏喜歡上了胡兒安祿山。
安祿山為了贏得玄宗的賞識,在貴妃面前大獻殷勤,他雖然比楊貴妃大十幾歲,卻請求給貴妃當乾兒子。楊貴妃故意笑而不答。唐玄宗卻鼓勵貴妃收下這個“好孩兒”。
自從楊貴妃當了安祿山的乾娘,與安祿山來往就有了名分,你來我往,勾搭成奸。《通鑑紀事本末?安史之亂》記載,天寶十年正月三日,是安祿山的生日,唐玄宗和楊貴妃賜給安祿山豐厚的生日禮物。
過罷生日的第三天,楊貴妃特召安祿山進見,替他這個“大兒子”舉行洗三儀式。楊貴妃讓人把安祿山當做嬰兒放在大澡盆中,為他洗澡,洗完澡後,又用錦繡料子特製的大襁褓,包裹住安祿山,讓宮女們把他放在一個彩轎上抬着,在後宮花園中轉來轉去,口呼“祿兒、祿兒”嬉戲取樂。
李陽泉的說法我不敢苟同,缺少史料的支持,“意淫”的成份不少!
那麼楊貴妃為何要每日三洗?有學者在日本找到了史料答案:因為楊玉環有狐臭,必須一天洗幾個花粉浴才能減少狐臭的影響,所以玉環特別喜愛泡溫泉,也是中國花粉浴的開山祖師!
《舊唐書》稱:“太真資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宮中呼為‘娘子’,禮數實同皇后。
白居易《長恨歌》云:“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但楊貴妃美則美矣,奈何佳人有“暗疾”,必須要不斷洗白白才能去除臭味,細想之下,也真難為了她,如果放在醫學昌明的現在,狐臭只是“小兒科”(隨便在牆頭都可以找到一張號稱除臭獨家秘方的黃陸醫生的傳單)。
楊妃被寵,正是玄宗後期大踏步走向腐敗的時期。她的家族,則“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楊玉環得寵於唐玄宗之後,她的族兄楊釗(玄宗賜名“國忠”)也飛黃騰達,升任宰相。
玄宗之所以如此信任楊國忠,除了取悅於楊貴妃之外,主要是藉以牽制李林甫的專權。同時為取代已經衰老了的李林甫做準備。終於在天寶十一載(752年)十一月,李林甫死後,玄宗派命楊國忠擔任右相,兼文部尚書,判使照舊。楊國忠以待御史升到正宰相,身兼40餘職。
得到了傾城傾國的美人,唐玄宗盡情地揮霍與享受,政事全權交給了奸相楊國忠。在歌舞昇平的掩蓋下腐敗也積累到了極限,終於,“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安史叛軍如入無人之境,潼關陷落後,唐玄宗甩下百官和百姓,帶着楊氏兄妹逃離長安。勉強到了馬嵬驛,羽林軍譁變,殺了楊國忠,之後,六軍不散,唐玄宗不得已,只好忍痛割愛,將楊貴妃縊死在佛堂。
“安史之亂”生靈塗炭。一直到七年之後,玄宗的孫子代宗廣德元年,杜甫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時,方基本平息。唐帝國一落千丈,它使經歷過往日輝煌的人們回憶起這一段歷史不禁感慨噓唏,乃致痛苦流涕。
杜甫絕句《江南逢李龜年》正因為很好地傳達了這種感受,所以才動人。沒有體驗過滄桑感的年青人對這首詩是無動於衷的。
再者,玄宗幸蜀後做了太上皇,成了歷史的棄兒,重返長安後他更成了“多餘的人”,但這位風流天子畢竟是開元盛世的創造者,所以她與楊貴妃的悲劇在時過境遷之後又會引起人們的同情,至少,在人們議論和回憶的時候多了些感慨而少了些批判。
白居易《長恨歌》說唐玄宗迴鑾後要為楊貴妃改葬,結果是“馬嵬坡下泥中土,不見玉顏空死處”,連屍骨都找不到,這就更證實貴妃未死於馬嵬驛。從此“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也成千古絕句!
值得一提的是楊妃的故事在日本的影響不亞於中國。有一種傳說是楊妃當年並沒有死,她被偷天換日地保護了下來,後來東渡到了日本,得終其天年。
“忽聞海上有仙山”——自徐福以來,人們不都是把那蓬萊、方丈、瀛洲,把扶桑日出之處,當作神仙的樂園嗎? 在日本,有楊妃像、楊妃墓、楊妃廟塔多處。在受盛唐文化哺育過的日本國民的心目中,楊妃身上散射着另一種文化的神秘光環。
楊貴妃與比自己大十幾歲的乾兒子安祿山是否有一腿,是後世人經常茶餘飯後的談資,更成為養活很多後世無聊附會的文人筆下的艷史!但不管曖昧與否,調情也罷,一場鬧劇也行,“風流總比雨打風吹去”,這畢竟也是我們中國的一種文化!
當前新聞共有0條評論 | 分享到: |
|
||||||||||
評論前需要先 登錄 或者 註冊 哦![]() |
24小時新聞排行榜 | 更多>> |
1 | 等不及四中全會 中南海變局公開 |
2 | 習親自指揮謀害 傳遺孀程虹爆李克強死前心 |
3 | 這一擊 將成為壓垮習近平的一根稻草 |
4 | 習下台前兆 中南海突祭新規內幕 |
5 | 快訊!馬興瑞卸任新疆黨委書記 |
48小時新聞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俺吃錯過藥 | 阿妞不牛 |
2 | 空前絕後:24歲的中共總書記及 | 趙大夫話室 |
3 | 人死後靈魂還在嗎? | 駱駝 |
4 | 中美空軍相差多遠?看運-20和C | 弓長貝占郎 |
5 | 走出中國城,走活中國人 | 解濱 |
6 | 共產革命之前的上海和伊斯蘭革 | 陳家梁子 |
7 | 習大大唱獨角戲,聽床師們情何 | 蛇形刁手 |
8 | 2024回國:海南環島游 | 馬黑 |
9 | 趙曉:燕京大學校訓的真正含義 | 萬維網友來 |
10 | 國內外形勢一片大好 | 倩影 |
一周博文回復排行榜 | 更多>> |
1 | 人死後靈魂還在嗎? | 駱駝 |
2 | 奇襲伊朗.高法裁決.外交內政. | 木秀於林 |
3 | 俺吃錯過藥 | 阿妞不牛 |
4 | 永生的三種結局:福斯卡的幻滅 | 萬維網友來 |
5 | 伊朗問題能夠一勞永逸嗎? | 阿妞不牛 |
6 | 相信固執己見可以治癒 | 施化 |
7 | 走出中國城,走活中國人 | 解濱 |
8 | 2024回國:海南環島游 | 馬黑 |
9 | 紐約市想要一位共產主義市長嗎 | Jinhuasan |
10 | 再反轉:B-2隻炸了個皮毛? | 北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