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巨大反响,数日内视频播放过亿,观看次数只是一个指标,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观者的反应热烈:点“赞”、发评论的比例相当高,例如,优酷1900万播放中,24万点“赞”(评论已经关闭无法看到),博讯发youtube播放24万中,点赞的有7千,评论近900.
《穹顶之下》的轰动出世,也引发阴谋论猜测,因为包括人民网在内的中国大陆门户重点推介,这个尺度大、触及人们心灵的纪录片,在过去两年网络“严打”下,能出来就是奇迹,这次是官网力推,自然让人浮想联翩。
记者了解,此次重点推出确有高层直接批示,也就是说不是目前宣传部门乐见的。有消息人士透露,此片的一个效应就是加速前环保局长周生贤的查办。
柴静纪录片推出数日后,网络开始降温、消音,有消息人士表示,是“维稳”的缘故。这么多的关注和讨论,当局这种恐惧是意料之中的。
石扉客的推特分析:
对柴静雾霾片的各种传播解读大多过度,阴谋论盛行。当局默许有之,当局与柴摄制组之间的默契或有之,但要说摄制组甘为当局之工具,恐非公论。舆情调控也只是让下门户双首页和客户端,并非删稿,所以也非打压,而是热度传播48小时之后的自然反应,担心干扰两会大局而已。
至于48小时内前后两天议题焦点的嬗变,也非常正常,符合此前很多热点案例的传播规律,比如柴静新书出来时,再比如韩寒新三论出来时,都是如此,先扬后抑。
柴静摄制组雾霾片的成功,对体制内媒体特别是电视台有一定刺激,对各种自媒体以及NGO有相当影响,但很难复制,如果换个议题,柴静自己也未必能复制。因为这基本建立在柴静个人的品牌与知名度,以往资源与人脉的积累,以及对议题的公共性与安全性的精准选择上。
传播上的成功,并不必然导致议题本身有解决的较大可能。因为这取决于社运的推动,理发机构的院外游说,以及体制应对过程。目前看来,在高强度维稳的框架内,前述几个方面都很难有乐观的变化,所以,柴静摄制组雾霾纪录片的成功传播,极可能在热闹一阵后终归沉寂。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2 | 惊爆!习近平蔡奇因年龄被逼退 |
3 | 四中全会前 张又侠五句重话震撼胡温 |
4 | 曝习近平、张又侠已水火不容 |
5 | 形势变了,中国一大波富豪将彻夜难眠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多张照片曝光,杨兰兰身份终于被扒 |
2 | “去中国化”最彻底的4个国家 有一个已完全 |
3 | 阳光禅意花园流水潺潺 温西现代雅居出售 |
4 | 央视重大事故!官方认了 |
5 | 传习欲见胡锦涛遭拒 汪洋代传“八句话” |
6 | 张又侠拿到杀手锏,赢定了 |
7 | 四中前夕 中共军报突发信号 |
8 | 中国拼命“挖运河” 背后是一场国运之战 |
9 | 惊爆!习近平蔡奇因年龄被逼退 |
10 | 四中全会前 张又侠五句重话震撼胡温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