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两会如火如荼,中南海视为“共商国是”,委员、提案各领风骚。但“盛事”之下,却有一条暗线贯穿其中,暗流涌动,夹杂着各方流言,成为了两会之外的“热点”。这条暗线,就是细观政坛各方表态,都在有意无意撇清胡锦涛在令计划、徐才厚等案件中的连带责任。“架空”一说更是横空出世,一度席卷了中国舆论。这条暗线是怎样出现的?“架空”、“兵变”等传闻的背后,又释放着什么样的政治信号?
“撇清胡锦涛”这种感觉已经成为海内外观察家对这次两会的一个共有观感。大风起于青萍,让这个话题能共成为一个公共“议题”的,源自原军事科学院军建部副部长杨春长少将在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讲话,他揭露了徐才厚军中卖官内幕,同时罕见提到徐才厚他们架空了当时的军委领导人。徐才厚今日已经是笼中老虎,爪无牙落。但是他的同僚,曾同任军委副主席的郭伯雄会否落马一直是舆论揣测之时。此前郭氏时而露面,时而隐身,“平安”“被查”风声不断,直至其子郭正钢被宣布调查,又一个“老军头”落马的感觉才喷涌欲出。
而杨春长少将虽然在采访时没有直呼“郭伯雄”其名,看似一直在谈徐才厚,但频频使用“他们”二字例如“后来徐才厚他们事出了之后,身边人说了,他们权力太大了”。而在中国军队的人事提拔调整上,必须要有两名军委副主席签字。今日徐才厚“卖官弼爵”之罪以然落实,那当时另一名“签字人”郭伯雄的下场自然可想而知。
但这都不是关键,胡锦涛作为当时的军委主席,军队人事出现如此严重的情况难辞其咎。对于熟知内情的关心政治之人而言,自然不会由这种“迁怒”,反而会感慨胡锦涛当政十年的“窝囊”。但是对于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而言,就不会如此想了。因此杨春长的一句“就是嘛,成了他们家的了,又把当时的军委领导人架空”,为胡锦涛“洗白”之意明显,无疑就是在告诉外界胡锦涛与郭伯雄徐才厚贪腐无关,是一种“切割”行为。
暗线之二:“毫无根据的猜测”
暗线的第二个节点就是发生在3月6日。当年一句“你懂的”掀开周永康案大幕的政协发言人吕新华在参加分组讨论时,被问及政协前副主席令计划案时,罕有地回应。当天,路透社刊发“官员称前中国领导人并未牵涉(令计划案的)调查”(Former China leader not implicated in aide's investigation, official says)的报道。报道说在提及胡锦涛“管家”令计划时,吕新华说,认为胡锦涛是此次调查的真正目标,这是错误的,“这是毫无根据的猜测,是完全错误的。”(That is speculation without any basis. It is totally wrong,)。吕新华还说,有关令计划儿子的故事“此时还都只是传闻”。他还说,“如果这些真的发生在他的儿子身上了,跟调查肯定相关。但是,我认为他的儿子并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他自己的问题。我认为是经济问题。”
令计划案已无需多言,曾经的“大内总管”一朝落马,胡锦涛“用人不察”难辞其咎。但是各方报道都显示令计划此人心机颇深,吕新华一番表述更是直接将胡锦涛从令计划案中剥离开来。如果说杨春长的采访时“欲说还休”,吕新华的表态就是“一针见血”了。
暗线之三:紧张的不是胡锦涛
当然,除了人民大会党上两会委员熙熙攘攘的表态,我们也要把视线往中国的最南端转移。3月份,有传闻称江泽民年近期在海南省三亚“避寒”,并对《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记者说:“今年选择到三亚过冬,想在不多的有生之年多思考些问题,多发表些意见。”他还表示:“三亚比北京舒畅,比杭州温暖,比深圳、珠海清静。”报道称,“三亚比北京舒畅”大约是江泽民在政治上的真实感受。而且其三亚避寒并不清静,其嫡系“同事”、“朋友”往返三亚不曾间断。
坊间传闻“江胡不两立”。这则传言看似是在写江泽民,实则也映射到了胡锦涛。所谓江泽民“三亚避寒并不清静,其嫡系同事、朋友往返三亚不曾间断”就是为了说明面对现在政坛变化,“紧张的”是曾经的“上海帮”成员,而非胡锦涛一系。间接表明胡锦涛无事。
若无授意 谁敢为之?
在上述的三条新闻中,杨春长少将所说可信度较高,但是单独解读为“撇清胡锦涛”略显牵强。江泽民“三亚避寒”更是传言,真假难辨。但是如果将吕新华的表态放进去,三则新闻统而观之,两会背后,“撇清胡锦涛”的意味就立刻显现出来。既然是“撇清”,就说明此前有“涉事”,胡锦涛这个曾经的中共总书记一向以“老好人”的木讷形象现身公众,十八大“裸退”更是朝野赞誉一片,此刻他又会涉什么事呢?
摆在台面上的问题,就是前文所讲的作为胡锦涛时期“中办主任”的令计划落马,同样是胡当权时期的两名军委副主席一名落马,一名有极大的可能正在接受调查,这些胡锦涛是否要承担责任?这些已做回答,此处不予赘述。但此外,还有一个在台面下的传闻可能让相关人员很紧张。就是在几日之前,有一些海外媒体称胡锦涛可能参与了一场针对习近平的“政变”。
滑天下之大稽!一个在卸任时全身而退,将所有权力交出的老人,会在自身无事的情况下孤注一掷“兵变”?恐怕这是任何一个熟悉中国政治的人都不会相信的事情。但是最可怕是这世间的“悠悠众口”。政治传言在中国的传播速度远远一场埃博拉疫情,杀伤力有时候也过之而无不及。这种情况下要急于出来澄清的,恐怕不只是胡锦涛,甚至包括今天的中央决策层,要向外界表明这种“尊重胡锦涛,切割令计划”的态度。这或许就能够理解为何作为政协发言人吕新华能够在严谨的两会之上,公开为胡锦涛撇清责任了。若无高层授意,谁敢为之?
罪在无为
即使这样,都不意味着胡锦涛能够完全置身事外。虽然中国在他的治下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但是刻板的形象和保守的手段以及“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都让他丧失了继承其“伯乐”邓小平地位的历史机会。
这个安徽茶商之子,在执掌中国最高权力长达十年之后,在磨平了所有志安社稷的壮志豪情之后,渐渐的成为了中国政治的“路人”。事实上,他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出众,在这十年里,虽然胡锦涛也曾有过出色的表现,顶住巨大的阻力取消了在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农业税,将医疗卫生保障体系覆盖到整个中国社会,并带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他最终没能改变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的情况,没有有效打击官员腐败,没能向国人展现中国的军事力量。右派批评他的保守主义,左派批评他向美国人低头,最令人非议的是,面对大陆民众不满的疾呼,他似乎一直保持沉默。总之,他的名字在邓小平的赫赫威名和江泽民的庞大权力网下并不闪亮。茶肆之间没有他的故事,人们说不上厌弃他,却也并不怀念他。也许他是一个好人,但是却难以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不作为”既保证了他能够稳固政权,也最终“束缚”住了自己的手脚。
党媒喊“胡春华掌舵” 胡锦涛彻悟 须解决习近平 | 胡锦涛之子露面记者会 风头盖过上司 |
不堪回首 胡锦涛主持过红二代首次党内选举 | 出席阅兵元老名单曝光 3位重量级缺席 |
胡锦涛下令公开的中共“绝密” | 胡锦涛流泪握紧习近平的双手 说出4个字 |
传遭江泽民至少3次暗杀 胡决心彻底夺回军权 | 胡锦涛被恐吓:继续的话 对我们所有人都没好处 |
瑞士媒体:习影响力变弱 胡锦涛重返政治舞台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出事了? 中央警卫局异常换防 |
2 | 图穷匕见:军方抢宣何卫东落马 张又侠出手 |
3 | 网传杨振宁去世 中科院回应 |
4 | 四中前出大事!9名上将全遭开除 他俩在内 |
5 | 习提拔的9名上将一口气被开除 网络炸锅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最新爆料:传张又侠密会胡温 胡四句话给习 |
2 | 出事了? 中央警卫局异常换防 |
3 | 全球空战力排名:美国仍是霸主 中国被他超 |
4 | 军方提案曝光 决战四中全会 |
5 | 图穷匕见:军方抢宣何卫东落马 张又侠出手 |
6 | 惊爆!北京有两套决策班子 |
7 | “习退居二线”,“三上三下”都不可能 |
8 | 网传杨振宁去世 中科院回应 |
9 | 越来越多的人直肠癌去世 医生苦劝:这些要 |
10 | 湖北前首富:新加坡巨坑,不如回香港发展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川普宣布加沙战争结束.议长痛 | 木秀于林 |
2 | 中共政权垮台只是中国建设现代 | 老陆 |
3 | 一亿大学生的闹剧与噩梦 | 溪边树下 |
4 | 中国对抗美国四张牌:稀土大豆 | 随意生活 |
5 | 骗子遇到傻子 | 阿妞不牛 |
6 | 逮着机会就酸两句,谁让你欠我 | 体育老师 |
7 | 从加州大学频繁获诺贝尔奖谈起 | 文庙 |
8 | 老钱:我看诺贝尔和平奖 | 老钱 |
9 | 说说川普 | 老莘 |
10 | 回复老莘等:虚无与原教旨文化 | 遍地是贪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