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专访中,杨振宁表示,台湾的大学必须维持自己的传统,包含“有形的建筑”、“无形的人才”,才能保有优势;另外也要留住能带领顶尖研究的大师人才、培育新人,“如果十年前后都是同样的人在做事,那是很严重的警讯”,一定要培养新人,研究才能往前走。
台湾的目前中研院和大学都面临研究人员与师资“老化”的现象,但杨振宁说,全世界的学术机构都同样面临老化问题,以物理系来说,一个机构的物理系能走到世界前十名,代表四、五年间有两至三名可以领军的教授,“但十年后若还是同一批人,研究一定就不行了。”一定要培养新人,研究才能往前走。
曾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的杨振宁观察两岸三地学术发展,认为台湾、香港、大陆的教育方式都是“训导、接受型”,而不是欧美的“启发型”,因此学生都有“唯有读书高”的风气;但近年他和北京的教授聊天发现,现在重点大学中,表现好的孩子多数是来自乡下的学生,而不是城市的孩子。
杨振宁说,早年台湾经济发展时,造就许多杰出人才,但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农村环境,学术环境变好,但学生反而因此懒惰了;因此,近30年来,台湾的科学研究有很大的进展,但大陆的进展却更大。
对于台湾人才近年屡被挖角至大陆、港澳,杨振宁说,大陆地大、钱多、资源多,台湾当然难以抵挡,但大陆学术研究也因为“钱太多”,动不动来了好几亿的经费,学术研究只能一股脑儿导向“能赚钱”或是“只想把钱花完”,对学术研究反而是负面的效果。
对台湾忧心人才外流,杨振宁反倒乐观表示,荷兰也是小国,但科学研究非常成功,每年都有人才被吸收到英国、德国、美国,但荷兰始终坚持学术传统,从来不担心没有人才。
杨振宁2014年和尹衍梁同时获台大名誉博士学位,但当时因身体微恙未出席,台大19日授颁“名誉理学博士”给杨振宁。台大表示,杨振宁在粒子物理、统计物理、凝态物理以及量子场论等多重物理领域,研究成果丰硕,影响深远;他对宇称守恒律的透彻研究以及科学成果,启发了好几代的物理学家,开启物理和数学的历史新页,对人类文明贡献极巨,因此颁发名誉理学博士学位,以表示尊崇。
93岁的杨振宁现居北京,他和李政道在1956年推翻“宇称守恒律”,震惊全球学术界,隔年成为最早获颁诺贝尔物理奖的华人,毕生累积的研究不计其数,《Physics Teacher》期刊曾将他列为历史上最顶尖的18位物理学家之一;杨振宁82岁时与年龄相差54岁的太太翁帆的恋情,倍受世人瞩目与祝福。
被宋美龄抛弃的将门千金 与杨振宁相伴53年 | 杨澜问杨振宁 “您去世之后,翁帆怎么办” |
杨振宁103岁身体萎缩很多 翁帆49岁也渐渐发福了 | 翁帆前夫身份曝光品行远不如杨教授 还好脱身了 |
19岁翁帆合影杨振宁,窥探不一样的真相 | 翁帆野心暴露?103岁杨振宁立新遗嘱? |
103岁杨振宁再次住院 18亿财产重新分割翁帆...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李天一被判10年出狱后 令人愤怒的一幕出现 |
2 | 惨被拒绝,川普现已骑虎难下 |
3 | 一尊这次彻底栽了 |
4 | 意外逆转!习访东南亚,收到坏消息 |
5 | 中美突传重磅!紧张局势加剧 北京对川普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