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围绕南海议题在美国政界产生的辩论越来越多,自5月16日克里在北京表示南中国海地区需要的是一个聪明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军事行动后,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民主党头号人物却公开表态,支持美国在该海域军事巡航。
他补充说,面对美国的军事巡逻,中国像它回应东南亚邻国的类似努力那样作出激烈反应的可能性要小得多。“这么做的意义在于阻止意外或中国的挑衅行为,”卡丁表示,“如果中国面对与它有领土争端的国家之一,中国更有可能采取行动,但如果是美国,那么我认为他们采取行动的可能性没那么大。”
北京方面已对五角大楼正考虑展开巡逻的迹象作出愤怒反应。近几年来,东南亚国家一直在敦促美国扮演更加可见的角色。而中国在南中国海采取了更为强硬的姿态,随着中国在有争议的岛礁周围填海造岛,并建造新的设施,邻国的担忧日益加剧。
“我认为美国升起旗帜实际上是一种不那么挑衅的做法。我不认为中国想要给美国制造问题。”卡丁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举办的一个大型活动上表示。
美国内部对南海问题分歧颇多
在参议院,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丹尼?罗素(Daniel Russel)敦促卡丁不要放弃外交努力,之前卡丁表示,美国似乎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为听之任之。“我们并没有真正对这类挑衅行为作出任何回应,只是发布了一份新闻稿,”卡丁对罗素表示。“我认为我们希望做得更多。我们希望让我们的盟友知道,我们坚决站在他们一边,反对这些挑衅行为。”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2年启动重返亚洲战略,旨在把美国海军的更大一部分实力部署到太平洋,以帮助反制中国的军事崛起。但是,东南亚许多国家(尤其是菲律宾)纷纷抱怨,“重返战略”空谈多于行动。
批评者指出,2012年,中国和菲律宾的海军舰艇在斯卡伯勒浅滩(Scarborough Shoal,中国称黄岩岛)——与菲律宾本土相隔120海里的珊瑚礁,中国和菲律宾都宣称拥有其主权——长达一个月的对峙,并未导致美国出动海军舰船到场。美国因担心与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升级而选择不派遣军舰。但一些专家现在相信,此举向中国方面发出的信号是,其更加强硬的姿态不会遇到挑战。
5月16日美国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访问北京期间,美国和中国试图在公开场合化解一部分紧张气氛。但中国外长王毅强调,“中方维护自身主权、领土完整的意志坚如磐石”。
南中国海问题也已成为美国总统竞选的一个议题。正在角逐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古巴裔参议员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上周表示,美国需要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姿态,包括在南中国海。“围绕一艘船舶悬挂哪一国的旗子、或者我们批评领土扩张是否适当的辩论已经过时了,”他对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表示。“在本世纪,企业必须拥有在世界各地放心经营的自由。”
美国副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20日在印尼发表讲话时表示,中国在南中国海采取的行动,正给商业活动制造更加不稳定的环境。“随着中国力图从沙堡中制造出主权,并重新绘制海洋边界,它正在侵蚀地区信任,破坏投资者的信心,”路透社援引布林肯的话称。
但是,中国官员和分析人士认为,中方只是在追赶其他声索主权的国家,如菲律宾和越南,这些国家也曾在中国宣称拥有主权的小岛上构筑工事。“中国政府已经作了自我克制,”上海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沈丁立表示。“我们的岛屿仍被他人控制,但我们没有使用武力收回它们。”
其他分析人士指出,他们的感觉是北京方面正在有意缓慢而稳步地控制争议地区。“北京方面的行为就像是在交替打两张牌,有时采取强硬甚至咄咄逼人的行动,以取得对岛屿和水域的控制权,有时则缓和姿态,以便降低紧张局势,并巩固成果,”国际危机集团(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的分析人士在最近一份报告中写道。“习近平外交政策风格迄今的特点是说话动听,但行为强硬,使体制内外的观察人士都感到困惑。”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3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4 | 有一种痛苦叫搬进了“大平层”,不好住还不 |
5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