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美第七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中美6月24日在华盛顿举行了“保护海洋”特别会议。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提出,要努力把“保护海洋”打造成为中美合作新的增长点。克里称,美方愿同中方一道,继续拓展在海上执法、海洋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合作。作为中美外交年度重头戏,之前美国方面在预热造势时还将南海问题重点搬出,但正式对话举行时,中美代表极其默契对南海闭口不提,反而开始畅谈起海洋合作。
6月23日的联合开幕式上,与此前中美在个别问题上经历“麦克风外交”“笔杆子外交”不同,美国副总统拜登(Joe Biden)、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美国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美国财长雅各布•卢(Jacob Lew)、杨洁篪当天竞相对双边关系释放“乐观信号”和“对话善意”。
此前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前一天,6月22日,美国濒海战斗舰“沃思堡”号舰长说:“我们在这个地区(南海)活动,估计还可能遇到跟上次相同的情况。”为防止突然遭遇,已与中方达成一致,要使用共同的代码以便利用无线方式相互传递信号,“中国与美国之间存在语言障碍,拥有双方都能明白的语言多少会有助于防止误判。”
第七驱逐舰中队副指挥官乐尔6月23日说:“我相信我们的海军舰艇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舰艇没有一天没在海上沟通或相遇。这已变得习以为常,我认为重要的是所有的海军都能在国际公海航行。所以我们期待在海上与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海军碰面。”
今年的中美对话时机在习近平预定的首次正式对美国事访问前,无可避免地要为习近平访美做准备。最近一段时间,中美关系因南海问题时有动荡,若北京没能事先清除芥蒂,消除硬伤,会显得避重就轻。在此之前,北京率先派出了中国最高级别军人代表范长龙赴美,打通中美军事合作部分关节。至此,中美的地缘争端看似剑拔弩张,但大多数只是中美矛盾积累的箭靶。
美国消噪南海
中美剑拔弩张的南海氛围在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完成访美之后就已经显现出消声的迹象。中国外交部宣布在南沙群岛部分驻守岛礁上的建设将于近期完成陆域吹填工程。这被媒体解读为中国为顺利与美国举办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南海问题上向美妥协。而为了给习近平访美奠定良好氛围,中美也需要一定程度上缓和因南海产生的紧张局面,这也正是范长龙访美、中国在南海松口的结果。
对于中国已经搭好的台阶,美国顺势而下。
虽然6月16日当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柯比(John Kirby)指出,“中国宣布的计划无助于减缓当地的紧张,也不是对外交与和平解决方式的支持。它不会加强中国对争议海域的主权申诉。” 6月17日,柯比再次就中国宣布完成南海造陆活动的表态回应,“对美国而言,我们不会改变对中国企图破坏南海稳定活动所持有的一贯立场。”
但在美国国务院6月18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有记者再次就中国南海填海造陆活动提出质疑,柯比却表示,在下周即将进行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会上,双方的确会就此问题展开更多讨论,但就目前而言,一味地阻止中国的活动或者是表达我们的担忧,只能加剧紧张局势。
对于有记者表示,中国在2013年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开展海上石油钻井活动,但却于APEC会议召开前宣布停止这一系列活动,而在2015年他们做了同样的事情。记者问,美国将采取何种最为有效的战略来阻止中国进行这一系列活动?
对此柯比表示,美中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美中在诸如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可以展开合作,但正如你所提到的一样,美中显然也有一些问题无法达成共识,尽管这些议题可能有些陈旧了,但在这些问题上,美中进行了坦率而真诚的交流。对于双边关系而言,重要的是进行一系列对话并试图产生影响,我们相信影响力是十分必要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下周的会议如此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例如一个为期两天的就这些不同交换看法的重要机会。
柯比还强调,美方无意陷入和加剧该地区的冲突,国务卿克里对下周即将进行的会议十分期待。
南海问题究竟还要热多久不得而知,但南海并不是中美关系的主要问题已渐成中美官方和学界的集体共识。美国介入南海正是高举“保一方平安”的旗帜,对其亚太盟友在同中国角逐南海日渐落于下风的应援。借由提供给亚太盟友安全保障的机会,加强在该区域的影响力和与美同盟的凝聚力。在实现美国“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目标的同时,重塑美国国际形象。
南海在美国手中终究是一个工具性选择,没有切身利益,在达成一定目的或发现棘手难控后,想脱身乃轻而易举之事,唯一余留下的问题就是怎么向盟友交差。毕竟中国南海填海造岛工程虽然告一段落,但既有规模足以完成南海地区的战略需求,军事存在感也将永远存在。这些都是不以美国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却是盟友们缺乏安全感的根源。为了彰显亚太存在感和影响力余威,美国即使退场也会在一段时期内保持在南海的音量,这种音量可能渐微但绝不会戛然而止。但等到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召开之际,美国已将戏份彻底做足,此次对话中绝口不提南海,反而配合中国提出的海事合作主题,足见双方早在范长龙访美之际达成共识。
中美需要更前瞻的眼光
虽然24日奥巴马在白宫与到访的中国领导人举行会谈时提出了对中国在“互联网和海上行为”以及人民币汇率、技术和投资政策等方面的关注,并抱怨中国在造成局势紧张的问题上缺乏具体行动。但言者无意,听者无心,对于美国的喊话,中国最多只听取三分,剩下那七分自然明白是说给其他南海当事人。即使在美国派遣军机飞越大陆南海岛礁上空,甚至要派军舰驶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水域时,中国外交部也只是进行了常规回应,处之淡然。对于美国的南海“余震”,中国更加不会反应过度。这也意味着中美已经在南海问题上达成了默契,南海问题只会成为次要议题。
除去停止南海扩建,在习近平访美之前,中美之间还应该达成更多默契。此次中美对话包括战略、经济、安全和人文,涉及各个层面。有人建议,中美应该在习近平访美前给接下来的中美关系下一个五年定好计划。不一定是五年这么具体,但中美的确应该从琐碎事务中抽身,真正思考作为世界重要的两支力量,要为处在两个经济体之间的人和世界做些什么。尤其是中国,面对美国即将来临的大选,中国是否有应对下一届美国政府的准备。如果不想再展开新一轮的接触、试探和定调,至少在习近平访美之前就应该同美国两党最有机会问鼎白宫之人进行接触,清楚未来美国对华政策的大致轮廓。
更何况,目前即将告别华府的奥巴马更加希望能在亚太问题上有所作为,如果习奥能在这次会见中达成某些历史性的共识,于双方都有利。拉塞尔之前表示,美国在避免与中国军事对抗方面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军事对抗并不是任何一方的兴趣所在,也不是会是南海要面临的问题。中美之间虽然并不总是意见一致,但事实是,全球性挑战要求中美协作制定解决方案。非对抗的合作关系,这也是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要义。不论是美国早就意识到,还是通过南海困境倒逼后的识时务,中美之间将会有更多的共识。而这种共识又会通过应对朝鲜、伊朗和气候变化等问题逐步加深,中美关系会更加紧密,这也是不以双方意志为转移的过程。
另外,美国在南海收声之后,中美应该撇弃地缘政治矛盾,将主题拉回到更为突出的经济议题上。相比地缘矛盾表面上的剑拔弩张,中美之间的经济矛盾虽说暗流汹涌,却是中美关系中安全系数最高的,也与两国人民息息相关,是可以承受之重。但这种安全并非永久,任由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一旦不可调和导致危机爆发,届时,影响实际利益的切肤之痛,将比刻意营造渲染的地缘危机更能压垮中美关系。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身家亿万的当年明月 可能真的“病”了 而且 |
2 | 央视最美主持人去世 临死前惨遭“折磨”19 |
3 | 令人痛恨!俄考虑使用这“绝招”抑通胀 |
4 | 一代歌星刘欢晚年生活悲凉 女儿未婚父母离 |
5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紧急开会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百年民运为何总是失败? | 施化 |
2 | 习近平“刀口向内” 打落牙和 | 胡亥 |
3 | 琼瑶为什么要自杀? | 乐维 |
4 | 为什么黄埔军校学生的名字好听 | 弓长贝占郎 |
5 | 专业京剧直播第一人-任思媛: | 玉质 |
6 | 高瞻:川普“对意识形态问题不 | 万维网友来 |
7 | 2025年,人民币贬值 | 中国社会经 |
8 | 民主党2024败选的直接原因 | 海阔_天空 |
9 | 也谈中国成飞六代机 | 弓长贝占郎 |
10 | 川普疯狂,欺加拿大太甚! | 万沐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