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一年回国,萧陶去一朋友家做客。饭后在他家小区里散步时,他说龙永图就住在前面。当时,龙永图已经退休了,但他的名字还时常见诸报端。在任时,他是出镜率最高的副部长,当年朱镕基当着美国谈判代表的面批评他更是路人皆知的事。1999年,在与美方就中国入世问题进行谈判时,他不断给主谈的朱镕基递纸条,提醒他让步让过头了,惹得朱总理生气地说道:“龙永图,你不要再递条子了!”朱镕基说话就是这么不留情面。
第一次发生在朱镕基担任上海市长期间。当时,全球市值最大的保险公司AIG要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朱镕基当然求之不得。只是表了个态,他就被人家扣上“卖国”的大帽子。1999年4月,朱镕基以总理的身份访问美国。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等7团体晚餐会上,他说起这件事。他说:“当时我是上海市长,主张在上海设立AIG的分公司,有人说我‘卖国’就是指这件事情。可惜我当时作为上海市长还没权力批准AIG在上海设分公司。直到我1991年到北京任副总理之后才批准。”
另一次发生在1996年,当时朱镕基已是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他邀请美国柯达公司来华投资,当年骂他卖国的那一位再次借题发挥,大骂他是“卖国贼”。1999年4月13日,在出席纽约经济俱乐部的晚宴时,朱镕基谈到事情的原委。他说:“大前年,我跟乔治·费舍先生谈,请他的柯达公司来中国投资的时候,我曾经被某人第二次称为‘卖国贼’。但是经过这两年,柯达公司进入了中国,大量地投资,促进了中国胶片工业的发展。”
朱镕基之所以两次在美提起别人骂他“卖国”的事,无非是要告诉美国的政客和商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他虽然遭人误解,但也绝不会动摇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事实上,朱镕基主管全国经济工作的十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步伐最大的十年,也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最困难的十年。有人说,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入世倒逼出来的。这样的说法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萧陶以为它不够准确。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而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已经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入世对中国推行市场经济无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绝非前提条件。
1979年3月,四川省计委、省物价委和省社科院等单位在成都联合组织了一场价值规律的理论研讨会,史称“成都会议”。会上,有专家破天荒地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后经《四川日报》报道,引起不少的非议。当时提“市场经济”虽然不会有牢狱之灾,但也要冒很大的风险,可出人意料的是这位专家竟然毫发未伤。
原来,他的这一提法得到了邓小平的认同。同年11月,加拿大华裔教授林达光陪同美国客人来华访问。邓小平在接见他们时说:“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已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只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不便公开提出这一观点,但他的态度不仅让他家乡的学者平安无事,而且让人看到了市场经济的曙光。
我们要感谢林达光的夫人陈恕。正是她在林达光去世后出版了他丈夫与她合著的回忆录,这才让人了解到原来三十多年前邓小平就有实行市场经济的想法。难怪朱镕基1994年1月15日在接受美国《商业周刊》采访时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始于1978年,当时邓小平先生首次提出要改革开放。应该说,从那时候起,中国就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当然,那时候邓小平先生没有明确提出我们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那是由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这么说。”由此看来,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完全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只是这个过渡期稍微长了点。( 文/萧陶)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3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有一种痛苦叫搬进了“大平层”,不好住还不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