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根据央视财经频道一栏目发布的现场调查数据显示,过去15年房价增长了300倍。这一结论,不仅惹得李稻葵和王健林大发感慨,也导致高房价问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不得不承认,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房价涨幅确实偏大,确实高过发达国家在相似历史阶段的涨幅,但300倍这一巨大的数字,看似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房价过高的愤慨心理,但确实违背了客观现实。
先看一组官方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0年,全国城镇新建商品房成交均价为2112元每平米,其中商品住宅为1948元每平米。今年1-8月份,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为6895元每平米,其中商品住宅为6602元每平米。也就是说,今年1-8月份相比15年前上涨约2.3倍,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约2.4倍。
这与“300倍”的数字未免差距也太大了。那么,不妨再往前追溯10年,1991年,全国城镇新建商品房成交均价为786元每平米。拿今年1-8月的房价相比1991年,上涨7.8倍,这距300倍,差距依然巨大。况且,我国真正的住房改革,发生在1998年,之前全国绝大部分城镇家庭住的是福利房,根本就不存在可比性。
就上述统计局房价数据来看,过去15年上涨两倍多,与多数人的实际感受相比,确实存在低估的情况。从统计口径来看,国家统计局的商品房及商品住宅,包括了经济适用房、动拆迁安置房、单位集资房等销售型保障房或准福利房,这一因素确实拉低了房价涨幅。
那么,不妨再来看一下上海商品住宅价格涨幅。2000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3327元每平米;今年为31000元左右。当前相比2000年总体上涨8.3倍。基本可以认为,过去15年,上海多数地段的房价涨幅为10倍左右。那么,众所周知,过去15年,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明显超过绝大多数其他城市的涨幅,但也不过上涨10倍左右。300倍这一离奇数字显然有点“脱离地心引力”。
正如李稻葵所说,过去15年,财富的增加速度比我们经济增长速度还要快;财富增加快的一个自然后果,就是资产价格要上来。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正趋于平稳,房价正在趋于合理范围。民众对于高房价的不满固然可以理解,但尊重数据和事实,比一味制造噱头更有利于市场理性的回归。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5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6 | 南京重磅宣布:全面取消! |
7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8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9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10 | 惊曝:泽连斯基要退出 川普:他会有大麻烦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