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一箭发20星与“上帝之杖”无关
长征六号火箭20日将20颗微小卫星同时送上太空,被视为中国航天技术新的突破性成就。尤其受到关注的是,这20颗卫星有些是“主星”,有些是它们分别抱着的“子星”。主星先抱着子星脱离火箭进入轨道,然后主星再释放出子星,这被认为包含了关键性的分离技术。
这样的帖子会让很多国人看了高兴,对鼓舞爱国主义来说,它挺给力的。然而环球时报采访多名学者,他们一致认为上述说法很不严谨,甚至不严肃。
首先,航天技术的军用和民用领域界限虽是不难超越的,但它们毕竟不一样,就像都是机动车,都烧油,但是民用汽车、拖拉机与坦克装甲车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这次发射的20颗微小卫星,它们的研制单位包括多所大学,用途明确,发射它们与军事科研毫不沾边。把这次发射描述成导弹分离技术的“卫星替身试验”,这很耸动。
而且从技术类型上看,卫星在轨分离技术与美国传闻中的“上帝之杖”武器系统是两码事。“上帝之杖”是指从太空平台上往地球表面回扔金属棒,它不需弹药部,而直接像流星一样用巨大的动能摧毁敌方设施,据称其巨大威力有代替核武器的潜能。
然而武器概念的核心部分不是从太空平台往地球上“扔东西”,而在于能对极高速度的金属棒做精确制导,使可怕的“天外流星”准得和导弹一样。而只要能把足够重量和复杂的装备送上太空,突破装备在太空分离的技术显然不是研制太空武器最神秘的部分。
中国航天技术这些年取得了长足进展,一些具体技术达到了较先进的水平,中国的在轨卫星数量也已超过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中国的太空技术整体上仍落后于美俄阵营,对此事实国人需保持充分的清醒,不可盲目高估中国在太空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的能力。
一个基本的情况是,中国火箭的运载能力还达不到美俄火箭的推力,也就是说,中国向太空的“搬运能力”还远落后于美俄,新型大火箭处于研制中,由它们引领长征火箭系列尚需时日。
当然,中国在航天领域正加快前进,民用太空技术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在必要时开发太空武器的潜能。其他国家在萌生将太空军事化念头时,会考虑到中国的情况,了解太空军事化可能对其意味的代价。让太空保持和平符合人类发展的利益,因而是应得到大力倡导的理性选择。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李克强亲笔文稿被曝光 内藏其“必死的原因 |
2 | 多张照片曝光,杨兰兰身份终于被扒 |
3 | 惊传!娃哈哈董事长宗馥莉被带走调查 |
4 | 热评:习近平下 胡春华上 符合中共的政治逻 |
5 | 习近平人马“全灭”?谜团部分揭开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