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处事低调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18大以后很少在媒体上露面。不过最近他似乎略显高调起来了,频频在公开场合发声。也许是反腐大案要案搞得差不多可以松一口气了,也许是他要刻意向外传达些什么新的想法。9月24日至26日,他在福建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党员和群众代表对修订廉政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的意见建议,并提出“四种形态”的新提法,引发舆论的关注。
王岐山强调,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要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1、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2、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3、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4、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
“四种形态”的提法是首次见诸媒体,网络上对此的第一反应就是“铁腕”反腐难道要收手了?更有基层的网友评论,身边的反腐感觉还没开始,就要喊结束了?由于讲话全文并未公布,只能通过新华社通稿来解读。王岐山的讲话基本包括以下几层意思:
1、从严治党不能与反腐败划等号。王岐山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组织的日常工作,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都是党章规定的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面,但绝不是全部,不能把全面从严治党等同于反腐败;
3、纪委的工作,应该把党的纪律挺在前面。王岐山指出,把纪律挺在前面是“三转”的又一次深化。纪委要聚焦聚焦再聚焦,围绕“四种形态”,把监督执纪问责做深做细做实。从严治党要靠纪律管全党,把纪律挺在前面要靠坚强的党性和责任担当。
那么,这次王岐山福建最新讲话里,到底传递出什么新的信号呢?
王岐山的讲话,其实是宣告“运动式”反腐已经结束,同时也宣布纪委工作重点的转移。下一步纪委将从重点查办案件,转到把纪律挺在前面,反腐只是从严治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实际上等于给现有官员队伍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运动式”反腐搞得官场人心惶惶,毕竟不是长久之策。“四种形态”的新提法,都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中央力求改变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的状况,真正体现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
外界关于“反腐即将收兵”的解读,也许更多局限在直观印象上。其实,王岐山关于“常态、大多数、少数、极极少数”的“四种形态”新提法,是个接地气的决策。如果长期像以前那样“铁腕”反腐,只会引起官僚阶层和精英阶层的逆反和对抗,甚至变成一场“清理队伍”的整人运动。见好就收,果断将纪委工作重点转移,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王岐山的最新讲话,里面或多或少可以找到当年毛泽东的影子。想当年,毛泽东对待犯了错误的官员,最拿手的办法就是先让他们写检讨。一旦认错了,再诱导他们接受轻处罚。在履历表中留下或多或少的瑕疵、把柄,未来就好驾驭,就好再揪辫子。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都是吃这口锅里的饭,拼到船翻了,拼到锅砸了,谁都活不成。这个道理其实谁都明白。
王岐山等于向官场喊话了,不要诚惶诚恐,好好担当做好本职工作,只要没捞得太多,身家性命应该都是安全的。但是,如果哪个官员以为反腐就此结束了,又可以为所欲为了,那么他可能真的是打错了算盘。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改朝换代!新军改方案出炉 |
2 | 密友珍藏亲笔信 李克强最后遗言首度公开 |
3 | FBI警告:这个骗局正席卷全美 你的钱或一夜 |
4 | 李强公开反击她:中国没傻到掏钱让外国人享 |
5 | 夫妻最佳“年龄差”是多少?不是3岁 也不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半夜悄悄解禁 中国有苦难言 |
2 | 中南海陷死局 习最后底牌被调离 |
3 | 以毒攻毒! 元老、张又侠联手请重磅人物出 |
4 | 改朝换代!新军改方案出炉 |
5 | 密友珍藏亲笔信 李克强最后遗言首度公开 |
6 | FBI警告:这个骗局正席卷全美 你的钱或一夜 |
7 | 习主席又一天大烂尾工程在路上 |
8 | 京城气氛紧张 军事防卫重镇突然换血 |
9 | 李强公开反击她:中国没傻到掏钱让外国人享 |
10 | 韩红曝唐国强丑闻 揭穿演艺圈假体面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天才川普签天才法案.对川普时 | 木秀于林 |
2 | 懂王整明白了:稀土真的卡脖子 | 随意生活 |
3 | 历史将要证明川普只是一只狗熊 | 右撇子 |
4 | 老钱:奥巴马就是毁灭美国的恶 | 老钱 |
5 | 中共国人都在喝粪水 | 山蛟龙 |
6 | 胡锦涛的思维局限 | 施化 |
7 | 川普是狗熊还是撇子是鸵鸟?给 | 蒋大仁勇 |
8 | 请问:纪念抗日先烈,就是拥护 | 万沐 |
9 | 爱泼斯坦 | 倩影 |
10 | 中国文化的力量 | 万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