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南海问题 美国不妨听听他的忠告

www.creaders.net | 2015-10-20 19:39:29  观察者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人类文明演进的血与火之歌——评约翰·基根《战争史》

  最近,一部由小说《冰与火之歌》改编的美剧《权力的游戏》引起了“美剧控”的新一轮追捧热潮。该剧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将人类政治游戏的诸多基本命题熔于一炉,展现了一场残酷却迷人的战争史诗。在虚构的情节中,却影射着不少历史中真正发生过的故事:“绝境长城”不禁令人联想到中国的万里长城和不列颠的哈德良长城,长城之外的“异鬼”反映了古典农耕文明对游牧“蛮族”的长期恐惧心理,而长城之内的列国混战、尔虞我诈更是几千年政治史的戏剧化写照。

  真实的历史,却常常比虚构传奇更为波澜壮阔、荡气回肠。英国著名战争史家约翰·基根的《战争史》就是这样一部史著。该书依照石头、血肉、铁和火四个阶段对人类战争行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回顾,视野之宏大、叙述之详细、剖析之深刻,令人赞叹。20世纪中叶以来,受西方社会科学和美国国际关系学的影响,人们对战争的研究越来越陷入所谓“科学化”的流行范式,产生了诸多流弊——要么是从几条公理式的假设出发进行逻辑推演,然后靠“点缀式”的案例加以支撑;要么依赖形式化的数据,做点“消化不良”的统计分析。这时读读基根的《战争史》,格外感觉解渴,因为它能提供一幅有血有肉、因果关联的战争史图景。

  与他的其他著作类似,基根的《战争史》始于对克劳塞维茨战争理论的批判。克氏在《战争论》中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个著名论断。基根不仅不同意这一点,而且认为它十分危险,改变了欧洲的战争文化。他说:“把克劳塞维茨看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识形态之父并没有错,正如把马克思看作俄国革命的意识形态之父一样正确”。为了反驳克劳塞维茨的观点,他列举了许多并非受政治驱动、也不具有政治性质的战争例证: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人们因生存资料的缺乏而打破了宗教对战争的抑制;祖鲁王国因周围的战乱局面而变成一个极为尚武的社会;伊斯兰教禁止信徒之间的战争导致了埃及的马穆鲁克这样奇特的军事奴隶制;还有日本的武士制度为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而拒绝新的战争技术。除了开篇提出的这四个例证外,全书涉及的许多战争都挑战了克劳塞维茨的理论,特别是中亚草原地区所哺育的一代代马背民族的战争行为。他们的战争常常不为任何政治目的,只是为了逃避生存危机、掠夺财富或满足原始的征服欲望。客观来讲,基根的确指出了克劳塞维茨的局限性,即受制于欧洲启蒙思想对人类成就“高峰”而非“谷底”的关注,致力于建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而忽略了对“现代化”了欧洲战场之外的战争形态的研究。

  基根自己一向的观点是,文化是战争的主导因素。在发起战争的原因和决定战争形态上,文化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欧洲、中东和中国等地区规模巨大、组织良好的军队为何无法抵挡中亚游牧民族的进攻,这是一个长期困扰人们的问题。基根提出了一些线索: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骑射、围赶或分隔牲畜、屠宰等——使他们比习惯于农耕定居生活的人更擅长杀人和作战。农耕文明产生的伦理或宗教通常对杀戮行为有所约束或疏离,游牧民族却完全没有这样一回事。再如,农耕文明的徒步战争形态产生了种种战场仪式和规则,然而来自不同文化的敌人或技术的变化(如弓箭和火器的产生)都会使这些仪式变得无奈而过时,就像宋襄公的“妇人之仁”一般招人嘲笑。

  该书不仅是了解战争的必读书,对于了解人类文明史也大有裨益。基根并未仅仅着眼于战争史本身,他还试图通过战争史发现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此仅举一例:该书在“血肉”部分,再现了蒙古骑兵史无前例的辉煌战绩,但基根未止于此,进而挖掘了蒙古人的扩张战争给世界历史带来的重大影响:骑马民族的残酷战争手段使其敌人也学会了不择手段夺取胜利的战争方式,这种学习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蒙古人的统治导致了俄罗斯文化的野蛮化和凶狠化,并进而使欧洲大陆上的战争出现了种族主义和专制主义的特点。其次,与蒙古军队交过手的伊斯兰军队也模仿蒙古战争文化,它又传播给欧洲十字军战士,最终导致了基督教战士在西班牙对伊斯兰作战中的惨无人道。再次,残忍的作战方式在西班牙扎了根,又导致仍奉行战争仪式的美洲印第安人在西班牙殖民者面前的惨败。最后,蒙古人的战争方式巨大地改变了中国的战争文化。暴力使明朝建立了比之前更加专制的制度,导致了中国的军事化。这些论点能否成立,一定存在争议,但是基根试图发现世界历史有机联系的努力,还是很有启发的。

  基根对战争史的回顾,最终是为了指向对“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观点的终极否定。“政治必须继续,战争却不能继续”,“把政治和战争区分开来是更大的智慧”。基根的战争史研究虽然有诸多局限(参见拙文“基根《二战史》的片面与深刻,《光明日报》2015年5月26日),但他对“武力的克制”的强调和对无限制的战争目的的批判是弥足珍贵的。基根客观地指出了中国乃至东方的战争文化在武力克制方面的优点。汉字中,“止戈为武”,武力的目的是为了制止冲突,而非制造无限的破坏。战争是文明的产物,因而战争应该用来保护而非摧毁文明。人类历史上,但凡无限制战争文化兴起,都造成了文明的灾难。现代西方文明的无限战争观念更是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浩劫。美国是这种战争文化的集大成者,至今却仍未做深刻反思。最近一段时间,在东亚,特别是南海问题上,美国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军方人士也频频跳出来喊话。希望他们能听得进去基根的忠告。(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范勇鹏)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