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空气末日十面霾伏 中国进入高危险期

www.creaders.net | 2015-12-27 10:02:27  世界日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自11月底以来,北京持续被重污染气团笼罩,已受到三波“重霾”袭击。11月最后那个周末,空气中有毒“PM 2.5”污染微粒持续在每立方米400微克以上,11月28日北京的美国大使馆录得434微克。12月7日,北京发出历来首次空气污染“红色警报”。12月19日至22日连续四天,北京第二次发红色警报,警报虽于23日解除,但实际上霾害持续,美国大使馆25日上下午都录得超过500微克。

  自11月入冬以来,整个中国北方,包括京津、华北和东北,持续陷入“十面霾伏”状态,至少44个城市采应急措施。首先进入寒冬的东北地区,11月上旬最先出现重霾,重工业中心沈(沈)阳,11月8日最先发红色警报,当天PM 2.5曾高达1400微克。天津也同一命运,12月23日第一次发红色警报。华北污染气团向南扩散,以致华中长三角,甚至华南珠三角都受影响,上海12月23日PM 2.5高达301微克,广州23日也升至219微克。

  “PM 2.5”是会杀人的污染物质。这种微粒极微小,比头发直径小28倍,可随呼吸道直入人肺,并积聚肺中危害健康。今年夏天,柏克莱加大发表报告显示,空气污染在中国每年造成160万人死亡,等于每天死4000人。“世卫”的PM 2.5标准是:每立方米含10微克以上就算不健康,25微克以上就算危险。北京的空气如果含200微克,就是世卫危险标准的8倍;如果含400微克,就是标准的16倍!

  但中国政府所订标准与世卫有很大差距:150微克以上才算不健康,300微克以上才算危险,危险承受标准是国际标准的15至20倍!美国的十大空气最污染城市,排第一的北加州城市莫德斯度,PM 2.5只是18微克;洛杉矶和华府也是十大之一,但也只有16微克和10微克。美中污染程度比较,差距惊人。

  北京发布空气红色警报,等于宣布“空气末日”来临,也反映中国北方的空气污染进入高危险期。按照中国政府标准,一个城市于72小时内,空气中PM 2.5持续在200微克以上,才发红色警报。但污染气团随风而飘移,单在北京市内,不同地区有不同的PM 2.5数据,所以现在发警报不一定符合实情。例如12月25日,美国大使馆上下午都录得超过500微克,但当天北京却没有发红色警报;代表没有警报,并不表示污染在200微克以下。

  北京空气质量会得到改善吗?环保官员25日表示,治霾要30年至50年;至少15年内,不但得不到改善,还会继续恶化。北京已勒令关闭一些违规工厂,采取单双日限制汽车上街,但今冬霾害却更严重;今冬也开始推行四色预警法,包括发布红色预警,虽有助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对改善空气品质却没有帮助。

  中国北方空气继续恶化的基本原因,在政府选择经济发展、牺牲空气的政策。雾霾是30多年高度工业化,降低成本、忽视环保造成的恶果;现在政府虽希望改善,却遇上经济转型和减速时期,在“二选一”下,政府选择保GDP增长,牺牲改善空气的时机。

  三个事实证明中国宁可经济增长、舍弃空气的政策:第一,中国政府承诺减少排碳,却将排碳高峰年订在2030年。换言之,2030年前,即至少15年内,中国的排碳量仍会增加,空气质量只会进一步恶化。

  第二,造成PM 2.5的最大来源是烧煤。中国是全球最大烧煤国(美国第二、印度第三),排碳最主要来源是燃煤发电,许多企业未安装废气处理设施,或燃煤锅炉处理设施未正常运行,家庭在冬天烧煤取暖也助长污染。刚结束的巴黎气候峰会,中国签署国际协议,承诺减少排碳,但专家在峰会发表报告显示,中国和印度仍不断增建燃煤电厂,以应付经济发展的电力需求,两国未来十年估计将增加1000座燃煤电厂。

  第三,中国虽加快发展风力、水力和太阳能发电,借此减少烧煤数量,但“纽约时报”11月报导,中国政府内部文件显示,过去一年实际烧煤数量比政府数据超出17%,单是这17%额外烧煤量,等于多排10亿吨二氧化碳。

  综合来看,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空气污染,已进入空前高危险期,首都和北方数亿人口,不应受到“空气末日”对待。企业家俞敏洪说,中国的500个城市中只有1%符合空气安全标准,北京一年中只有五天的空气是安全的;阿里巴巴的马云在巴黎峰会也说,他有亲戚和朋友得到呼吸疾病,他很想逃往外星球。无奈的玩笑话之外,北京2000多万人、中国北方数亿人口却没得选择,唯一能做的,难道是停止呼吸?

   0


热门专题
1
叙利亚
6
万维专栏
11
中共两会
2
苗华被抓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川普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俄乌战争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中美冷战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