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4次会议上週于北京召开,随即传出中共宣传部,发佈一份《(2016)两会报导的重要通知(21条)》,该讯息内容先是于网路微博帐号流出(后遭删除),其后,设置于美国加州的《中国数字时代》(China Digital Times)网站,截取该文件,8日将之公诸于世。该分文件强调,中国两会(即人大会议,以及人民政协会议之简称)期间,媒体报导应根据「自我审查」21项指导方针,自我约束;换言之,即凡是民众关注、感兴趣的话题,都被视为情事敏感,不要在两会期间报导。
《中国数字时代》披露,这分由中国宣传部发出的「箝制舆论」指导方针,内容如下......
解读21项「禁止话题」
《纽约时报》3月10日报导,引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网站「中国数字时代」创始人萧强,以及香港媒体学者班志远(David Bandurski)的观点,他们一致认为这份清单是可信的。
萧强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清楚明白显示中共当局,正为那些「禁止话题」而担忧。他说,「从中我们(才)可以看到哪些才是真正重要的事,不是吗?」
萧强表示,他经常发现类似的中共通告;宣传部官员,会透过特殊的管控方式,将这类通告发给新闻编辑,而不是记者。其管控手腕,并没有对外公开,然而从事中国防火长城内容审查、搜寻作业的Freeweibo和Weiboscope,都曾经进行类似的审查工作。
香港大学传媒研究计划(China Media Project)编辑班志远表示,这份清单似乎是真实的,尽管在特点上与他通常看到的通告略有不同。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