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讀者網 > 中國瞭望 > 正文  

重大發現 南海11條斷續線劃分有依據

www.creaders.net | 2016-09-13 07:08:35  多維 | 0條評論 | 查看/發表評論

  南海主權問題有了地理學領域的新發現。近日,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的幾位地理學者,通過地理信息系統的數字化手段,建立了南海海底三維地形模型,並對1947年中國政府內政部印製的1:400萬《南海諸島位置圖》中的11段斷續國界線進行了精確定位,通過疊加分析獲得了1947年南海斷續國界線所在位置的海底地形特徵,進而總結出南海斷續國界線劃定的地形依據。

  綜合媒體13日報道,他們發現,斷續國界線獨特的外形與南海海域四周環繞的島弧、大陸坡、大陸架的分布位置和走向保持了高度一致,充分顯示出當時地理學家們通過南海海底地貌特徵進行劃界的可能性。

  民國政府發布的《南海諸島位置圖》(圖源:微博@單之薔)

  他們推測出當時劃界遵循的原則:在大陸架淺海盆地、海峽處,通常沿兩國岸線中點、海峽中線進行劃分;在具有明顯地形變化的部位,通常沿海槽坡麓或海槽槽溝中線進行劃分;在中南半島東側陸坡區和南側巽他大陸架,通常結合岸線走向及下伏地形特徵進行劃分。並且斷續線一般落在同一種地形之上,保證了其完整性、連續性。

  為了驗證猜想,需要做更多證實工作。唐盟在王穎和馬勁松已經精確定位11斷線的基礎上,把11條斷續線從西北按逆時針方向編號,在每條斷續線上從兩端點和中點向下做出海底地形的三個剖面圖,然後一一分析這些剖面圖中斷續線與地形剖面的關係。

  南海斷續線是根據地形劃定的(圖源:微博@單之薔)

  第一條和第二條段線,是劃分北部灣中國與越南的界線。北部灣的地形是變化不大的海底盆地,因此不需考慮分開兩種地形,要考慮的是中越陸上的國界怎樣延續到海里。

  因此第一條段線主要是為了把陸上的國界線平滑順暢地延伸到海里,第二條段線以等距離中線的方式劃分了中國與越南北部灣盆地南部的界線。

  從第三條段線起,地形的原則開始發揮作用。這條段線沿着越南北部大陸架與中國西沙海台的交界處劃定,它分開了這兩種地貌單元。

  第四條段線劃分了中國南沙群島與越南東南部大陸坡的界線。

  南海斷續線其實離周邊國家還有一定距離(圖源:微博@單之薔)

  第五條段線呈弧形,形狀與納土納群島的岸線走向相似。這條線分開了中國的南沙群島與納土納群島兩大地形單元。

  第六條段線位於平緩的巽他大陸架上,劃分了巽他大陸架北部婆羅洲與中國南沙的界線。

  第七條段線與南沙海槽東緣平行,呈直線狀。

  第八條段線與巴拉望島平行,劃在了大陸坡上。

  第九條段線位於菲律賓呂宋島西、北呂宋海槽內。

  第十條和第十一條段線穿過巴士海峽,是台灣島與呂宋島天然分界線。

  南海地形圖(圖源:微博@單之薔)

  以上可以看出11條南海斷續線中有7條是依據地形劃出來的。

  因此,11條南海斷續線是精準劃定的。不僅條數是有根據的,而且長短、形態、疏密都是精心研究,隨着海底地形的變化而變化的。

  但1953年去掉了北部灣的兩條斷續線帶來的負面影響深遠。一是把陸上國界向海中延伸的第一段去掉了,遮掩了11條斷續線就是國界線的這一重大性質規定,使得後來學者紛紛研究所謂的斷續線的各種性質、意義這一子虛烏有的問題。

  二是丟掉了白龍尾島,因為按照王穎團隊量算出來的斷續線的坐標,白龍尾島是在第一條斷續線中方一側的,去掉了第一條斷續線,就看不出這一點了。白龍尾這個小島簡直是北部灣的定海神珠,誰占有它,誰就占有了北部灣大部分海域。

  因此,為了歷史的延續,為了主權的繼承,應該恢復1947年11段線的原貌。

  對於外界稱中國將斷續線劃到別國門口說法,研究團隊稱,一方面周邊國家的大陸架和島架本身的狹窄;另一方面比例尺造成的誤解,其實斷續線離周邊國家最近的距離都超過了40海里。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執行總編單之薔表示,無論如何,都應該說這是中國地理學家幹得最漂亮的一件事。

   0


24小時新聞排行榜 更多>>
1 大換血! 最新9常委名單傳出
2 胡溫北戴河動手 建“特別小組”逼習交權
3 緊要關頭 它狠狠捅了北京一刀
4 中國科學家的驚人發現 在《細胞》發表
5 副部級的她,與高官丈夫雙雙落馬
熱門專題
1
美伊衝突
6
俄烏戰爭
11
大S
2
以伊戰爭
7
萬維專欄
12
洛杉磯大火
3
四中全會
8
何衛東
13
敘利亞
4
中美冷戰
9
AI
14
苗華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兩會
15
美國大選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