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一篇名为“昨夜无眠——为了一个学生”的博客在网上疯转。
作者程代展教授的一名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的博士生,放着国外的博士后不做,却执意选择要去做一名中学教师。
理由是“做研究太累,没兴趣”。程教授为此痛心、失眠,追问“我错了,还是他错了?”
看罢,想起了自己这近十年的科研历程,恐怕要“今夜无眠”了。
2005年,我高三。对于中国学生,那是决定命运的重要关头。
当然对于每天埋头于题海中的我们来说,当时可能还意识不到决定自己命运的除了是高考的考分,更是高考志愿上选择的专业。
当时指导我搞物理竞赛的老师问我打算报考什么专业。
我说想读基础科学方向。老师眼神有些迟疑,说他当年本科的同学,现在还在研究所读博士。
他说那位女同学读博士的原因是因为硕士毕业后不好找工作,所以就读了博士,而之所以读硕士的原因则是本科毕业没有好的工作。
而那位女同学似乎现在还没有找对象。而恰逢那个时候社会上已经开始了对“女博士”的冷嘲热讽,钱老先生半个世纪前的关于“第三种人”的言论又被翻出来成为了句流行语。
“女博士”成了不会打扮,不通世故,嫁不出去的代名词。
一天我指着那份印有”女博士”专题的报纸,装作苦笑的对闺蜜的说,“怎么办,我将来注定要成为女博士了”。
3、高考前全家人关于志愿问题的拉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