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反贪的盲点,也是改革开放的盲点,即是离不开人治色彩,而非进行真正体制改革。
中纪委今年大会,主题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还制作了三辑纪录片加以宣传,主旨十分明确,美其名谓强化中纪委内部纪律,实质是让外界了解到,中纪委本身也满布“内鬼”和腐败。
其中一个在纪绿片中出现的主角,是前中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魏健,他原本是中纪委明日之星,处理过薄熙来、戴春宁等多件大案,中纪委形容,他原本是担任中央的“线人”,负责监察全国的贪官、甚至是对当不够忠诚的党员,但到头来,这类纪检人员,却在金钱、物质、女色的引诱下屈服,反成为一些离心党员在中纪委里的代理人。
纪录片还点出了一个现象,就是中纪委内一个厅级、甚至是处级的中纪委干部,可以直接拿起红机电话(内部直线),对省部级官员发号司令,借以谋取个人利益。原因十分简单,中纪委掌握了各级官员的生杀大权,要整那一位,要放生那一位,他们享有很大的酌情权,就是这样,中纪委成为贪腐群中最有力的保护伞。
王岐山要杜绝这个贪腐缺口,他模仿了香港的廉政公署,由他点将得力助手刘爽,主理新成立的中纪委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主任,只要看这机构的名字,就知道它的职能何其叫人摸不著头脑,简单而言,就是利用中纪委人员监督中纪委。在中共高层的思维里,拥有最高权力者就掌握了真理,拥有最终是与非、黑与白的判定权。但他们还是没有明白一个十分简单的道理,就是既然监督官员的纪委可以腐败,那监督纪委的人,难道又能保证他们不会腐败么?况且两者之间只是同僚关系。再宏观一点看,没有甚么人怀疑王岐山反贪的决心,对他的个人操守也没有半点质疑,但王岐山总有离任中纪委书记一职的时候,继任人又能否得到公众同等的信任?
中纪委反贪的这个盲点,其实亦代表了过去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盲点,离不开人治色彩,脱离不了“人亡政息,人走茶凉”的宿命,以绝对权威作为改革的框架,而不是进行真正体制上颠覆性的改革,只能为在任者带来短暂的掌声,但却为继任者埋下万劫不复的地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