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95岁杨振宁话音刚落 翁帆立刻站到他身边

www.creaders.net | 2017-05-24 08:09:51  政事儿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95岁高龄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近来很忙。

23日,云南省委书记陈豪、省长阮成发在昆明会见了杨振宁,向杨振宁夫妇来滇访问表示欢迎。杨振宁回顾了早年在昆求学、生活经历,双方就传承西南联大精神、推动云南跨越发展进行交流。

“政事儿”注意到,自4月底以来,杨振宁的行程遍布广东、北京、云南等多个地区。

4月22日,东莞理工学院举行25周年校庆活动,杨振宁夫妇来到现场。据报道,看到9年前亲手种下的罗汉松长高了,杨振宁说:“能帮我们拍张照片吗?”话音刚落,杨振宁夫人翁帆走上前去,站到他身边。

5月11日,杨振宁跟百万网友“玩”了一次网络直播,该场直播由人民日报客户端主办,原定时长1小时,由于网友提问数目多,实际直播约95分钟。平台数据显示,部分时段有超过170万人在平台观看。

12日晚,第二十期“巅峰对话”在清华大学开幕。杨振宁与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aron Ciechanover,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施一公,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出席开幕式。

14日晚,杨振宁出席了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三届物理文化节开幕式暨名家讲堂,共话求知路。

可见,杨振宁非常忙碌,行程表排的满满的。

政事儿注意到,出席上述活动时,杨振宁一再提及他跟陈豪、阮成发会见时谈到的话题——西南联大。

5月11日跟百万网友“玩”时,他表示,“中国目前的家长也好,教育家也好,也可以说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觉得美国的中小学好。我再三讲过,一个比较好的学生,比如80分的学生,如果能够考进中国一个比较好的大学,那么在这个学校念四年,得了学士学位,再可能的话送到美国去念研究生,这是一生最容易接近成功的。我自己就是这样,我后来本科教育、两年硕士教育都是在西南联大,这个给我打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直播中接受网友对健康秘诀的提问时,杨振宁笑称,自己基因很好,也很幸运,在西南联大虽然很辛苦,但基本没有饿肚子;到美国后,物质条件很好。75岁时,杨振宁曾患轻度心肌梗塞,但心脏搭桥手术很成功。“所以我跟翁帆说,我准备活到100岁。”

5月14日出席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三届物理文化节时,他与师生分享了自己一生中的三件幸事。第一件就是求学西南联大的难忘经历。他表示,在这里,两位导师将他引到了正确的研究道路上,七年的联大时光为他终身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处在民族危亡、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特殊历史时期,救亡图存、刻苦读书的责任和使命一刻也不敢忘记。

“政事儿”注意到,1938年夏,杨振宁只在昆华中学(今昆明市第一中学)读了半年高二,就以在2万名考生中第2名的成绩,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录取。随后,他在西南联大读了6年书,并在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吴大猷的指导下完成学士论文,从而进入分子物理学与群论关系这一领域。

早前,杨振宁曾表示,自己是在西南联大打下“一生扎实的根基”。

他接受采访时曾回忆,他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教室是铁皮顶的房子,地面是泥土压成的,满是泥坑,窗户没有玻璃,而且还时常要跑防空警报。就在这样的办学条件下,西南联大的学术风气非常好,教师阵容也非常强大(当时,西南联大地处昆明,由清华、北大、南开3个大学合并在一起)。  

“政事儿”注意到,2013年10月,杨振宁还曾携夫人翁帆、弟弟杨振汉,回到了70余年前的求学之地——云南师范大学,在这里,他曾经度过了自己的西南联大求学时光。

“1938年抗战开始,父亲带我们全家搬到昆明。”当时,杨振宁回忆说,彼时的他读高中二年级,父亲杨武之任西南联大教授,“我的父亲是中国最早一代留美并研究数论的学者。他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以及后来的云南师范学院做了很多年的工作。”

站在父亲雕像前,杨振宁当时表示:“我阅历了近一个世纪来中华民族的困苦和发展。希望你们不要忘记,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很幸运。记住你们可能在历史上将要扮演的角色,继续努力,为自己、为民族、为国家创建一个美好的未来。”

   0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